[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重型汽車液力緩速器的節溫器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24088.3 | 申請日: | 2013-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19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郎華;丁彬;王一平;孫霞;徐偉剛;馬圣龍;葉紹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P7/16 | 分類號: | F01P7/1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閆曉燕 |
| 地址: | 25000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重型汽車 液力緩速器 節溫器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重型汽車用設備,尤其是一種用于重型汽車液力緩速器的節溫器蓋。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公知的技術是液力緩速器作為一種輔助制動裝置,可較大幅度改善和提高重型汽車的制動性能。對于匹配液力緩速器的重型汽車,當液力緩速器發揮制動效能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需要通過冷卻及時將液力緩速器產生的熱量帶走。由于重型汽車底盤布置空間相對較小,匹配液力緩速器時通常會將液力緩速器冷卻水路串接入發動機冷卻系,以此實現對液力緩速器的冷卻,而無需增加液力緩速器專用冷卻系。重型汽車發動機集成度相對較高,發動機冷卻系的改造是重型汽車匹配液力緩速器的難點。通常情況下,整車布置時需要拆除發動機自帶節溫器,通過增加獨立外置節溫器等措施實現液力緩速器冷卻水路的串接。但對于集成節溫器的發動機上述改造方案卻難以實現,通常會對發動機本體進行修改,通過在發動機本體上開設專用冷卻接口,實現液力緩速器冷卻管路的串接。傳統液力緩速器匹配方案具有設計難度大、生產成本高等弊端,這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用于重型汽車液力緩速器的節溫器蓋的技術方案,該方案的節溫器蓋結構簡單實用,可以將液力緩速器串接入發動機冷卻系,且無需改變發動機本體結構,同時,該節溫器蓋集成了膨脹水箱放氣接口和空調暖風取水口。使用該結構節溫器蓋無需對發動機本體冷卻系進行改動,裝配、維修簡捷方便。
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一種用于重型汽車液力緩速器的節溫器蓋,包括蓋體,本方案的特點是:所述的蓋體上設置有相互隔離的進水腔和回水腔,所述的進水腔有筒狀的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上設置有放氣接口,所述的回水腔有筒狀的進水管,所述的進水管上設置有暖風取水口。
所述的出水管和進水管設置在蓋體的同側。
所述的出水管遠離蓋體的一端設置有凸起的卡環。
所述的進水管遠離蓋體的一端設置有凸起的卡環。
所述的蓋體底部上設置有多個安裝孔。
所述的安裝孔為螺紋孔或者光孔。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由于在該方案中蓋體上有進水腔,進水腔底部接口接發動機本體冷卻系出水口連通,進水腔的出水管與液力緩速器冷卻裝置進水口連通,回水腔進水管與液力緩速器冷卻裝置的出水口連通,回水腔底部接口與節溫器回水口連通,這樣就將液力緩速器冷卻系串接入發動機冷卻系,冷卻效果好,并且便于安裝;放氣接口與膨脹水箱相連接,所述暖風取水口供空調暖風取水所用,如使用單冷空調可封堵暖風取水口;安裝孔用于固定節溫器蓋。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圖中,1為蓋體,2為進水腔,3為回水腔,4為出水管,5為放氣接口,6為進水管,7為暖風取水口,8為出水管的卡環,9為進水管的卡環,10為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具體實施方式一
通過附圖可以看出,本方案的用于重型汽車液力緩速器的節溫器蓋,包括蓋體1,所述的蓋體1上設置有相互隔離的進水腔2和回水腔3,所述的進水腔2有筒狀的出水管4,所述的出水管4上設置有放氣接口5,所述的回水腔3有筒狀的進水管6,所述的進水管6上設置有暖風取水口7。出水管4和進水管6設置在蓋體1的同側。所述的出水管4的遠離蓋體1的一端設置有凸起的卡環8。所述的進水管6遠離蓋體1的一端設置有凸起的卡環9。所述的蓋體1底部上設置有多個安裝孔10,安裝孔10為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二
通過附圖可以看出,本方案的用于重型汽車液力緩速器的節溫器蓋,包括蓋體1,所述的蓋體1上設置有相互隔離的進水腔2和回水腔3,所述的進水腔2有筒狀的出水管4,所述的出水管4上設置有放氣接口5,所述的回水腔3有筒狀的進水管6,所述的進水管6上設置有暖風取水口7。出水管4和進水管6設置在蓋體1的同側。所述的出水管4遠離蓋體1的一端設置有凸起的卡環8。所述的進水管6遠離蓋體1的一端設置有凸起的卡環9。所述的蓋體1底部上設置有多個安裝孔10,安裝孔10為光孔。
安裝時,將進水腔2底部接口與發動機本體冷卻系出水口連通,進水腔2的出水管4與液力緩速器冷卻裝置進水口連通,回水腔3的進水管6與液力緩速器冷卻裝置的出水口連通,回水腔3的底部接口與節溫器回水口連通,這樣就將液力緩速器冷卻系簡捷、方便的串接入了發動機冷卻系,從而實現了對液力緩速器的冷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2408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