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城市雨洪防治智能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16069.6 | 申請日: | 2013-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98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呂放放;胡俊;鄭江;盧愛國;許燕;張娟;于丹蕾;曹祥博;周童心;尚艾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北排水務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城市 防治 智能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城市雨洪防治,防止災害發生,保證城市安全的智能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在汛期,頻繁的暴雨天氣,經常造成城區,特別是城市低洼區域嚴重的積水即雨洪的發生。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統的運行管理直接影響到城市人民的生活和生產安全及城市的正常運轉。目前,城市雨水排放系統的控制多為被動和應急管理模式,在問題診斷和調控方面多為人為判斷,被動應付,不能及時準確地判斷、發現和及時應對危險情況,防止災害的發生,特別是防止人民生命和財產的重大損失。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地表不透水的面積不斷增加,雖然排水設施部分也隨之更新完善,如加大雨水排水管道,新建雨水調蓄池,更換抽水泵等,基本保證了在正常雨量情況下,安全有效的排放雨水。但是,還存在以下不足:(1)雨水排放系統的控制系統不夠完善,不能及時準確掌握整個系統的排水現狀,實時的雨情水情信息不暢;(2)雨水排放運行情況掌握不及時,不全面,不能及時發現和排除雨水排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故障;(3)對雨洪情況掌握不精確,整個排水系統與當地積水情況的記錄和原因分析不準確不全面,難以對市政建設中排水系統的及時調整和改善提出全面準確的建設性方案。針對以上情況,需要提出一種城市雨洪防治的智能控制系統,通過對系統整體的智能管理和調控,實現雨水排放系統的安全、穩定的運行,保障城區雨水及時排除,減少和防止雨水特別是雨洪對城市運行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一種城市雨洪防治智能控制系統,該系統具有高度智能性,能及時掌握城區降雨情況、雨水排放情況、淤堵情況,能及時發現和排除雨水排放中的問題和險情,防止雨洪災害的發生,并能準確地記錄降雨和排水系統的運行數據,為不斷改善市政建設中的雨水排放系統提供可靠的依據。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城市雨洪防治智能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設有監測路面積滯水深度的路面積水液位傳感器、監測檢查井和集水池以及調蓄池水深的井池液位傳感器、監測河道水位的河道液位傳感器、監測實時降雨數據的雨量傳感器、監測管道中雨水流速的流速傳感器、監測雨水流量的流量傳感器;所述路面積水液位傳感器設置在城市的低洼路面、涵洞和橋區等易積水區域的最低點位置;所述井池水深傳感器設置在排水系統中的調蓄池、雨水泵站的集水池和排水管道的檢查井;所述河道液位傳感器設置在排水系統的入河口所在河道;所述流速傳感器和流量傳感器設置在城市排水系統的排水管道中和抽水泵的出水口;在雨水排放系統中的每個抽水泵上設有調速變頻器;并設有中央控制器,該中央控制器通過網絡線路與所述路面積水液位傳感器、井池液位傳感器、河道液位傳感器、流速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和抽水泵的調速變頻器進行信號和控制連接;中央控制器并與所述路面積水液位傳感器所在路段的交通信號燈進行控制連接;中央控制器設有大屏幕顯示器的打印機,并設有與上位控制器進行數據信號和控制信號傳輸的接口和通信線路。
本實用新型的城市雨洪防治智能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具體以下優點:
1)自動控制程度高,監控實時,能連續不斷地進行監控,而且操作簡單,全局一目了然;
2)監控及時準確,情況掌握及時準確,便于及時快速適當地進行處置各種排水故障和雨洪危害;
3)數據全面精確,有利于更好地進行市政建設中的排水系統建設,不斷改善城市雨水排放系統;
4)能確保城市排水安全,雨洪防治有效可靠,保證城市人民生活生產安全,減少因排水不當和雨洪給帶來的災害和損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北排水務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北排水務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160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識別的飲料瓶
- 下一篇:包裝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