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上模自動退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13715.3 | 申請日: | 2013-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09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峰;劉三元;胡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昊鼎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14 | 分類號: | B21J13/14 |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張榮亮 |
| 地址: | 221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模裝置,具體是一種能夠使鍛件從上模具上脫離的上模自動退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壓力機中使用的脫模技術一般是通過在壓力機錘頭里安裝液壓缸,利用液壓缸的推力將鍛件頂出。這種方式具有推力大、易將鍛件頂出等優點,但也存在如下缺點:1、液壓缸需要安裝在壓力機錘頭里的,而現有的壓力機錘頭上并沒有預留安裝孔,故需先對其開孔后再安裝液壓缸,改造的成本高、操作復雜;2、液壓缸的價格高,進一步增加了成本;3、采用液壓缸時,存在液壓油泄露的情況,安全系數低。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上模自動退料裝置,能夠將鍛件從上模具上頂出,同時能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上模自動退料裝置,包括壓力機上模架、上模具、下模具和壓力機下模架,上模具固定安裝在壓力機上模架上,下模具固定安裝在壓力機下模架上;還包括氣缸和頂料桿;所述的壓力機上模架上設有與氣缸外形結構相匹配的通孔I,氣缸固定安裝在通孔I內;所述的頂料桿上段外側套有復位彈簧;所述的上模具上設有用于安裝頂料桿和復位彈簧的通孔II;所述的氣缸的出軸與頂料桿同心。
頂料桿為T型結構。
還包括電磁閥,所述的電磁閥的一端與氣缸連接,電磁閥的另一端與PLC連接。
與現有利用液壓缸脫模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壓力機上模架上加工用于安裝氣缸的通孔I,在上模架上加工用于安裝頂料桿的通孔II,頂料桿上套有復位彈簧,并使氣缸的出軸和頂料桿同心,就可控制氣缸推動頂料桿將鍛件頂出,實現鍛件從上模具上脫落的目的;同時相比直接對壓力機錘頭進行改造,對壓力機上模架和上模具進行改造的成本降低了;此外,相比采用液壓缸,采用氣缸的成本降低了,避免出現液壓油泄露的情況發生,安全系數也提高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壓力機上模架,11、通孔I,2、氣缸,3、頂料桿,4、復位彈簧,5、上模具,51、通孔II,6、下模具,7、壓力機下模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上模自動退料裝置,包括壓力機上模架1、上模具5、下模具6和壓力機下模架7,上模具5固定安裝在壓力機上模架1上,下模具6固定安裝在壓力機下模架7上;還包括氣缸2和頂料桿3;所述的壓力機上模架1上設有與氣缸2外形結構相匹配的通孔I11,氣缸2固定安裝在通孔I11內;所述的頂料桿3上段外側套有復位彈簧4;所述的上模具5上設有用于安裝頂料桿3和復位彈簧4的通孔II51;所述的氣缸2的出軸與頂料桿3同心。
工作時,可通過操控氣缸2來實現將鍛件從上模具上頂出的目的,具體是:氣缸2的出軸推動頂料桿3將鍛件頂出,鍛件脫落后由復位彈簧4將頂料桿3彈回原來位置,氣缸2和復位彈簧4的配合實現頂料桿3的往復運動,完成多次將鍛件頂出。相比現有的液壓缸脫模技術,采用該裝置不僅能夠將鍛件從上模具上頂出,同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全性。
優選的,所述的頂料桿3為T型結構,相比其他結構的頂料桿,更容易操作和控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可包括電磁閥,所述的電磁閥的一端與氣缸2連接,電磁閥的另一端與PLC連接,可通過PLC控制電磁閥來實現對氣缸2的控制,進而實現自動控制,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昊鼎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昊鼎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137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自動切割機用導向裝置
- 下一篇:板材修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