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增壓溢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12381.8 | 申請日: | 2013-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17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高湘凱;黃宗山;吳博文;黃毓珊;殷萬里;張英;蔣永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銓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5/16 | 分類號: | B29C35/16;B29B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增壓 溢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增壓溢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石化、化纖行業中,在進行聚酯切片生產時,熔融塑料經過高壓噴絲機構形成絲股,絲股只有降溫冷凝后才能進行切片。經過切粒室里的引料羅拉牽引,絲股從導料頭流出,經過導槽流向切粒室。同時,導料頭中有一股與導槽等寬的水流以等壓方式均勻緩緩溢出,所述水流通過絲股冷卻機構的溢流裝置流出,水流隨絲股一起流向導槽,并與絲股發生熱交換,使絲股冷凝。但每次開機時,絲股剛從導料頭流出,在剛接觸導槽時還沒有受到引料羅拉的牽引,這時絲股冷卻機構的溢流裝置的溢流水壓過小,絲股很難成股順利向下流,在遇到絲股不能順利流下時往往采取手工干預,容易造成燙傷事故,有的一直使用高壓溢流水,又不利于節約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智能增壓溢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增壓溢流裝置,包括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所述第一進水管的底部連接截止閥,截止閥的底部連接流量計,流量計的底部連接出水管,所述第二進水管的底部連接手動球閥,手動球閥的底部通過螺紋短節連接氣動球閥,氣動球閥的底部通過螺紋短節連接金屬軟管,金屬軟管的底部與出水管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增壓溢流裝置結構簡單,通過在出水管上并聯一路增壓管路,氣動球閥可通過PLC控制,當剛開始開機時,控制氣動球閥開啟,增壓管路導通,從而有兩路水管同時供應溢流水,增大溢流水水壓,沖擊絲股使其順利進入切割室,當絲股平穩流下后,控制氣動球閥關閉,從而達到節水的目的,增壓管路進水方向上連接有一個手動球閥,可控制水流量的大小,順利解決了聚酯切片生產剛開機時絲股不易成股流下的問題,且能達到智能控制,有利于節約水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智能增壓溢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第一進水管;2、第二進水管;3、截止閥;4、流量計;5、出水管;6、手動球閥;7、氣動球閥;8、金屬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智能增壓溢流裝置,包括第一進水管1和第二進水管2,所述第一進水管1的底部連接截止閥3,截止閥3的底部連接流量計4,流量計4的底部連接出水管5,所述第二進水管2的底部連接手動球閥6,手動球閥6的底部通過螺紋短節連接氣動球閥7,氣動球閥7的底部通過螺紋短節連接金屬軟管8,金屬軟管8的底部與出水管5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增壓溢流裝置結構簡單,通過在出水管上并聯一路增壓管路,氣動球閥可通過PLC控制,當剛開始開機時,控制氣動球閥開啟,增壓管路導通,從而有兩路水管同時供應溢流水,增大溢流水水壓,沖擊絲股使其順利進入切割室,當絲股平穩流下后,控制氣動球閥關閉,從而達到節水的目的,增壓管路進水方向上連接有一個手動球閥,可控制水流量的大小,順利解決了聚酯切片生產剛開機時絲股不易成股流下的問題,在設備進入穩定工作狀態時,控制截止閥可對溢流水定量控制,使其處于平穩狀態,且能達到智能控制,有利于節約水源。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銓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未經吉銓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1238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