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耐壓軟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11404.3 | 申請日: | 2013-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132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心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文心 |
| 主分類號: | F16L11/08 | 分類號: | F16L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興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壓 軟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耐壓軟管,特別是關于一種可簡化工藝并具有較佳結構穩固性的耐壓軟管。?
背景技術
一般用來作為高壓氣體或液體輸送的管體,皆須具備有較佳的耐高壓性及耐彎折性,因而衍生具內外管配置的耐壓軟管,以廣泛為壓力推送氣體或液體時所用。?
如圖1及2所示,現有耐壓軟管9多采用熱塑性材料成型,并包含一內管91、一外管92及一紗線層93,該紗線層93環設于該內管91與外管92之間,且由尼龍纖維編織而成。該紗線層93與內管91、外管92之間更分別涂覆有一第一黏膠層94及一第二黏膠層94’,以由該第一黏膠層94及第二黏膠層94’?相互固著該內管91、外管92及紗線層93。然而,現有耐壓軟管9利用涂膠黏合,以固著該紗線層93于該內管91及外管92之間的成型方式,可能存在有下列缺點:?
一、工藝工序繁瑣。由于涂膠黏合方式多是直接仰賴人工或機械手段,以將涂膠涂布于欲黏合物的表面,因而在該紗線層93與內管91、外管92之間涂覆該第一涂膠層94及第二涂膠層94’時,勢必會衍生工藝工序的繁瑣而導致該耐壓軟管9整體工藝的延宕。
二、提高制作成本及時間。由于一般涂膠具有一定程度的黏著性,以致在作業程序中,往往多需仰賴涂膠的反覆涂布,方可確保該內管91、外管92及紗線層93相互間的固著穩定性,不僅在反覆的涂布過程中浪費工者的作業時間,更因此相對提高涂膠成本的負擔。?
三、環境保護欠佳。由于一般涂膠多為化學合成品,往往容易在涂膠受熱熔融后散發難聞氣味,甚至夾帶有部分有害物質而為工者及環境帶來傷害,以致利用涂膠方式黏合的作業過程,勢必存在有環境污染的隱憂。?
有鑒于此,確實有必要發展一種可簡化工藝并具有較佳結構穩固性的耐壓軟管,以廣泛為輸送高壓氣體或液體之用,并解決如上所述的各種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改良上述缺點,以提供一種可簡化工藝并具有較佳結構穩固性的耐壓軟管。?
為達到前述創作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耐壓軟管,包含:一內管,其外周壁具有一第一融接部;一外管,環設于該內管之外,該外管的內周壁具有一第二融接部,該外管的第二融接部是對應于該內管的第一融接部;及一補強層,環設于該內管與外管之間,該補強層區分有一第一嵌入部及一第二嵌入部,該第一嵌入部環繞于該內管之外,并供該內管的第一融接部嵌入,且該第二嵌入部則環繞于該外管之內,并供該外管的第二融接部嵌入。?
其中,該補強層的第一嵌入部及第二嵌入部分別具有數個孔隙,該孔隙的面積大小大于0.1平方毫米。或者,該補強層的第一嵌入部及第二嵌入部分別為具有凹凸的一粗糙面。?
其中,該內管及外管皆是由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聚酯硬化成形的一管體。且,該補強層是由紗線或金屬線交錯形成的一編織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用以制造本實用新型耐壓軟管的方法不論是在連續或非連續式的作業流程之中,皆可通過熔融狀態的塑性材料嵌入該補強層3的數個孔隙,以迫使該內管1外周壁與外管2內周壁相互間的交錯融合,并經冷卻固化后,成形為本實用新型具有較佳結構穩固性的耐壓軟管。借此,不僅可省去傳統制造耐壓軟管時,因反覆涂膠所衍生的作業繁瑣及成本負擔;甚至,更可以縮短工藝時間,以提升該耐壓軟管的制作效率,并維持該耐壓軟管于連續工藝的較佳品質。此外,省去傳統涂膠更可減少因涂膠受熱所散發的難聞氣味,以降低對工者及環境的傷害,達到相對提升環境保護效益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現有耐壓軟管的立體示意圖。?
圖2:現有耐壓軟管的剖面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耐壓軟管的立體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耐壓軟管制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5A~5E:本實用新型耐壓軟管制造方法的圖解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本實用新型〕
1???內管??????11??第一融接部
2???外管???????21??第二融接部
3???補強層?????????31??第一嵌入部
32??第二嵌入部
S1??塑管步驟??S2??嵌層步驟
S3??完塑步驟
L???塑性熔融液
〔現有技術〕
9???耐壓軟管
91??內管??????????????92??外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文心,未經王文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114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組合式自鎖膠塞
- 下一篇:一種電加熱中空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