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熱回收多聯式空調機組分配式回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10147.1 | 申請日: | 2013-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95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崔敏;葉建雄;張平;李世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歐科空調制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1/00 | 分類號: | F25B31/0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 地址: | 523766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收 多聯式 空調 機組 分配 式回油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熱回收多聯式空調機組分配式回油裝置。
背景技術
空調的蒸發器和壓縮機之間設有液氣分離器,其作用是將介質中的液滴分離掉,以防止液滴進入壓縮機而對壓縮機造成損壞?,F有的空調液氣分器的工作原理是:攜帶少量液滴的介質從介質入口進入罐內,密度高的液態介質落入罐底并由干燥包吸附,密度低的氣態介質浮于罐頂;氣態介質通過漏斗進入引出管進而從介質出口排出。
冷凍油在壓縮機中主要起潤滑、密封、降溫以及能量調節的作用,實施空調工作時,必須重新充填冷凍油。冷凍油隨著介質一起被壓縮機壓出,在空調系統里循環后沉積在液氣分離器罐底?;赜脱b置的作用是將液氣分離器罐底的冷凍油送回壓縮機。
現有的空調液氣分離器回油裝置,潤滑油一般只經過過濾后直接由引出管輸入壓縮機,對于多聯式空調機組在部分機組運轉,部分機組停運的情況下,部分潤滑油進入停運機組中,不但不起潤滑作用,對機組本身也有損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熱回收多聯式空調機組分配式回油裝置,其具有節能、環保,效率高,設備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熱回收多聯式空調機組分配式回油裝置,包括油分離器、分配器以及至少兩臺壓縮機,油分離器通過輸油管連接第一分配器,油分離器和第一分配器之間的輸油管上還設有過濾裝置,每個壓縮機連接一吸氣管,吸氣管縱向設置,吸氣管中部連接進油管,進油管均連接第一分配器,吸氣管底端還連接第二分配器,第二分配器連接一進氣管。
進一步,進油管為水平設置。
進一步,吸氣管豎直設置。
進一步,輸油管連接第一分配器底部。
進一步,進氣管連接第二分配器底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熱回收多聯式空調機組分配式回油裝置,由于采用了第一分配器和第二分配器,且與進油管連接的吸氣管縱向設置,不但從油分離裝置出來的潤滑油可以較為均勻的分配到多個壓縮機中,使得潤滑油發揮最佳的效果,且在部分機組運轉,部分停運的情況下,可使潤滑油回流進入第二分配器,再通過第二分配器將潤滑油輸送到運轉機組中,不會造成潤滑油的浪費,發揮潤滑油的最大效果,提高壓縮機共作效率,節約能源,低碳環保,且不損害停運機組,使得設備整體使用壽命延長。?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熱回收多聯式空調機組分配式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包括有:?
?????1——油分離器、
2——壓縮機、
3——輸油管、
4——第一分配器、
5——吸氣管、
6——進油管、
7——第二分配器、
8——進氣管、
9——過濾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熱回收多聯式空調機組分配式回油裝置,包括油分離器1、分配器以及兩臺壓縮機2,油分離器1通過輸油管3連接第一分配器4,油分離器1和第一分配器4之間的輸油管3上還設有過濾裝置9,每個壓縮機2連接一吸氣管5,吸氣管5縱向豎直設置,吸氣管5中部連接進油管6,進油管6均連接第一分配器4,吸氣管5底端還連接第二分配器7,第二分配器7連接一進氣管8。進油管6為水平設置。輸油管3連接第一分配器4底部。進氣管8連接第二分配器7底部。
油分離器1和第一分配器4之間的輸油管3上還設有過濾裝置9。過濾潤滑油,去除潤滑油中雜質,避免壓縮機2的磨損。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歐科空調制冷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歐科空調制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101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