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脫硫塔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08588.8 | 申請日: | 2013-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073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邸志濤;張初永;徐澤賓;何錫財;楊文迪;趙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K1/12 | 分類號: | C10K1/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許澤偉 |
| 地址: | 617067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硫塔。
背景技術
脫硫塔主要利用堿液來吸收煤氣中的硫化物,以此達到煤氣脫硫的目的。目前使用的脫硫塔利用從塔頂噴淋出的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由下向上流動煤氣中的硫化物,這種方式對于大多數煤氣來說具有較高的吸收率,然而對于具有大流量、小含量特點的含硫煤氣來說,由于堿液與煤氣的接觸時間短,其吸收率僅有65%~70%,脫硫效率較低,難以達到環保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脫硫效率的脫硫塔。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脫硫塔,包括塔體、貧液輸送裝置、富液槽和再生裝置,所述塔體的底部和頂部分別設置有氣體入口和氣體出口,所述貧液輸送裝置的輸入口與再生裝置的出口連通,所述富液槽的出口與所述再生裝置的入口相連通,所述塔體分為塔上部和塔下部,所述塔上部和塔下部分別設置有上噴頭和下噴頭,所述上噴頭和下噴頭均與所述貧液輸送裝置的輸出口相連通,所述塔上部設置有堿液出口,所述塔下部設置有貧液出口,所述堿液出口和貧液出口均與所述富液槽連通。
進一步的是,所述再生裝置為碳酸鉀再生塔。
進一步的是,所述貧液出口通過U型管與所述富液槽連通。
進一步的是,所述堿液出口通過U型管與所述富液槽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塔上部和塔下部分別設置有上噴頭和下噴頭,因此可以增加煤氣與堿液的接觸時間,這樣可以保證硫化物能夠有充分的時間被堿液吸收,脫硫效率得以提高,脫硫吸收率可達95%。同時,吸收硫化物后的富液進入到富液槽中,然后經過再生裝置的再生,再進入塔體中用于吸收硫化物,這樣就能使堿液能夠反復使用,吸收后的富液也能回收利用,避免產生廢液污染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塔體1、氣體入口2、氣體出口3、貧液輸送裝置4、富液槽5、再生裝置6、U型管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塔體1、貧液輸送裝置4、富液槽5和再生裝置6,所述塔體1的底部和頂部分別設置有氣體入口2和氣體出口3,所述貧液輸送裝置4的輸入口與再生裝置6的出口連通,所述富液槽5的出口與所述再生裝置6的入口相連通,所述塔體1分為塔上部和塔下部,所述塔上部和塔下部分別設置有上噴頭和下噴頭,所述上噴頭和下噴頭均與所述貧液輸送裝置4的輸出口相連通,所述塔上部設置有堿液出口,所述塔下部設置有貧液出口,所述堿液出口和貧液出口均與所述富液槽5連通。在使用時,煤氣從氣體入口2進入,從塔體1的底部向上流動,在貧液輸送裝置4的輸送下,上噴頭和下噴頭均噴出堿液,含硫煤氣由下到上均能夠與堿液接觸,從而提高了脫硫效率。脫硫后的煤氣經氣體出口3排出。吸收硫化物的富液分別從堿液出口和貧液出口流入到富液槽5中,再進入到再生裝置6中進行再生,以待再次吸收含硫煤氣。堿液最好采用碳酸鉀溶液,再生裝置6為碳酸鉀再生塔,碳酸鉀溶液容易再生,可以反復利用。
為了避免煤氣流入到富液槽5中,如圖1所示,所述貧液出口通過U型管7與所述富液槽5連通。所述堿液出口通過U型管7與所述富液槽5連通。U型管7能夠形成水封,避免煤氣流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0858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