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提高地熱能太陽能綜合熱電轉換效率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04092.3 | 申請日: | 2013-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80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高佐;郝世超;戴軍;朱國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G4/00 | 分類號: | F03G4/00;F03G6/06;F01K25/10;F01D1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柏子雵 |
| 地址: | 200052 上海市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地熱能 太陽能 綜合 熱電 轉換 效率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高地熱能太陽能綜合熱電轉換效率的系統,屬于地熱能、太陽能光熱發電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世界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也日益惡化。人類已經開始考慮大力發展新能源,特別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來替代傳統能源。地熱能和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各國相繼制定鼓勵地熱能太陽能開發利用的政策,地熱能太陽能開發利用的技術、裝備也取得新的進展。地熱能太陽能發電是利用自然能量發電,由于不需要燃料以及相關聯的鍋爐,故不產生CO2、NOx、粉塵排放,屬可再生綠色清潔能源,而且發電成本比常規的火電和水電都低。
其中地熱發電是把地下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然后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生產過程。能夠把地下熱能帶到地面并用于發電的載熱介質主要是天然蒸汽(干蒸汽和濕蒸汽)和地下熱水。
由于熱水和蒸汽的溫度、壓力以及它們的水、汽品質的不同,地熱發電的方式也不同。常用的地熱發電方式有以下幾種:
(1)直接蒸汽法。從地熱井取出的高溫蒸汽,首先經過凈化分離器,脫除井下帶來的各種雜質,清潔的蒸汽推動汽輪機作功,并使發電機發電。所用發電設備基本上同常規火電設備一樣。
(2)擴容發電方式。即地熱水經井口引出至熱水箱部分擴容后進入廠房擴容器,擴容后的二次蒸汽進入汽機作功發電。這種一次擴容系統,熱利用率僅為3%左右。將一級擴容器出口蒸汽引入汽機前幾級作功,一級擴容器后的地熱水進人二極擴容器,經二級擴容后進入汽輪機中間級作功,這就是兩次擴容地熱發電,其熱利用率可達6%左右。西藏羊八井地熱發電站屬此種發電方式的機組,單機容量為3000千瓦。
(3)雙工質循環地熱發電方式。當地熱參數較高,溫度在150℃以上時,采用擴容發電很合適。但參數較低時擴容發電就很困難,這種情況適宜采用雙工質發電方式。即用參數較低的地熱水去加熱低沸點的工質(如異丁烷、氟里昂等),再用低沸點工質的蒸汽去沖動汽輪機。這種方式理論上效率較高,但技術難度大。目前國內進口的兩臺1000千瓦機組已投產發電。
(4)全流式地熱發電方式。將地熱介質全部引入全流發電機組。該方式理論上效率很高,可達90%,但實際結果較低。目前,該方式在國內、外仍處于試驗階段,尚未付諸工業應用。
地熱發電方式還有兩相全流法等。
地熱發電的原理與火力發電大致相同。由于地熱發電不消耗燃料,因而不需要龐大的燃料運輸、存儲設施,設備系統比火力發電簡單。地熱發電后排出的熱水只是降低了一些溫度,還可以用于取暖、醫療等。地熱電站不會排出污染環境的煙氣和灰塵。
我國地熱資源儲量豐富,分布面廣,已發現的熱沸泉2500處,地熱田270多個。地熱資源可開采量相當于4626.5億噸標準煤,地熱利用在我國具有廣闊前景。
地熱能的利用通常分為三種:
-用于發電的蒸汽或溫度極高的熱流體;
-可被直接利用的中低溫的熱流體;
-地源熱泵(GHPs)利用地表淺層的能源,為建筑物制冷/供暖。
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溫地熱流體應首先應用于發電。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后帶動發電機發電。所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象火力發電那樣要備有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地熱發電的過程,就是把地下熱能首先轉變為機械能,然后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過程。要利用地下熱能,首先需要有“載熱體”把地下的熱能帶到地面上來。目前能夠被地熱電站利用的載熱體,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熱水。
蒸汽型地熱發電是把蒸汽田中的干蒸汽直接引人汽輪發電機組發電,但在引人發電機組前應把蒸汽中所含的巖屑和水滴分離出去。這種發電方式最為簡單,但干蒸汽地熱資源十分有限,且多存于較深的地層,開采技術難度大,故發展受到限制。
一、閃蒸發電
原理:當高壓熱水從熱水井中抽至地面,于壓力降低部分熱水會沸騰并“閃蒸”成蒸汽,蒸汽送至汽輪機做功;而分離后的熱水可繼續利用后排出,當然最好是再回注入地層。
二、中低溫雙工質發電
地熱水首先流經熱交換器,將地熱能傳給另一種低沸點的工作流體,使之沸騰而產生蒸汽。蒸汽進人汽輪機做功后進人凝汽器,再通過熱交換器而完成發電循環。地熱水則從熱交換器回注人地層。這種系統特別適合于含鹽量大、腐蝕性強和不凝結氣體含量高的地熱資源。發展雙循環系統的關鍵技術是開發高效的熱交換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0409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IT-CCD測量脈沖激光重頻的方法
- 下一篇:光源系統及相關投影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