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299694.4 | 申請日: | 2013-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87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沈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華燦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10 | 分類號: | F16L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500 江蘇省南通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鎖緊 裝置 饋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纜線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扣合緊密、防止松脫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
背景技術
饋線卡作為一種固定裝置,適用于通訊基站、直放站、室內(nèi)覆蓋系統(tǒng)、無線尋呼和微波通訊系統(tǒng)中,對傳輸電纜線在于鐵塔、走線架、室內(nèi)外以及地鐵和隧道中的布放起到固定作用,且可以在不同的高低溫范圍內(nèi)使用。饋線卡具有經(jīng)濟實用,堅固耐用,定位可靠等特點,所以在很多通訊工程中得以廣泛的使用。
根據(jù)聯(lián)數(shù)可以將饋線卡分為:單聯(lián)饋線卡,雙聯(lián)饋線卡,三聯(lián)饋線卡,四聯(lián)饋線卡等。
饋線卡卡箍由兩瓣相同的第一卡箍本體及第二卡箍本體相互扣合,目前,傳統(tǒng)的饋線卡卡箍的第一卡箍本體及第二卡箍本體均僅僅通過連接卡箍的螺桿相連,再通過螺母擰緊。其螺母容易松脫,使第一卡箍本體及第二卡箍本體分離。此結構的饋線卡容易松脫,導致纜線松脫。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扣合緊密、防止松脫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包括:N(N≥1)個卡箍、螺桿及“C”形夾,N個卡箍依次套設于螺桿外,“C”形夾連接于螺桿一端端部,其特征在于,每個卡箍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卡箍本體及第二卡箍本體,第一卡箍本體及第二卡箍本體設有相互卡扣的鎖緊裝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卡箍本體的其中一側面表面設有兩個半圓形纜線槽,兩纜線槽之間設有螺桿穿孔,螺桿穿孔的軸線方向與纜線槽的軸線方向垂直。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卡箍本體的其中一端設有第一扣槽,第一卡箍本體其與第一扣槽相對的一端設有第一卡塊,第一扣槽及第一卡塊位于兩纜線槽兩側。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卡箍本體的結構與第一卡箍本體的結構相同,第二卡箍本體包括第二扣槽及第二卡塊,第一扣槽、第一卡塊、第二扣槽及第二卡塊構成鎖緊裝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卡箍本體及第二卡箍本體相互扣合,第二卡箍本體的第二卡塊卡設于第一卡箍本體的第一扣槽內(nèi),第一卡箍本體的第一卡塊卡設于第二卡箍本體的第二扣槽內(nèi)。
本實用新型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其卡箍兩端加設鎖緊裝置,有效防止兩卡箍本體松開,使卡箍本體緊密抱合纜線,防止纜線松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的結構示意圖。
圖2及圖3為圖1所示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中第一卡箍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中卡箍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說明。
圖1至圖4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
本實用新型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包括:N(N≥1)個卡箍10、螺桿20及“C”形夾30。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帶鎖緊裝置的饋線卡,其卡箍10為3組。如圖所示,3組卡箍10依次套設于螺桿20外,“C”形夾30連接于螺桿20一端端部,位于3組卡箍10的一側。每組卡箍10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卡箍本體101及第二卡箍本體102,其中,第一卡箍本體101及第二卡箍本體102設有相互卡扣的鎖緊裝置40。
如圖2和圖3所示,第一卡箍本體101的其中一側面表面設有兩個半圓形纜線槽1011,兩纜線槽1011之間設有螺桿穿孔1012,螺桿穿孔1012的軸線方向與纜線槽1011的軸線方向垂直;第二卡箍本體102的結構與第一卡箍本體101的結構相同,設有兩纜線槽1011及一螺桿穿孔1012,第一卡箍本體101的兩纜線槽1011與第二卡箍本體102的兩纜線槽1011相互對應,第一卡箍本體101及第二卡箍本體102的螺桿穿孔1012相對應,兩纜線槽1011扣合形成纜線孔11。
如圖2至圖4所示,第一卡箍本體101的其中一端設有第一扣槽1013,第一卡箍本體101其與第一扣槽1013相對的一端設有第一卡塊1014,第一扣槽1013及第一卡塊1014位于兩纜線槽1011兩側。
其中,第一扣槽1013的結構為:
如圖3和圖4所示,于第一卡箍本體101的一端端部設有一延伸部1301,所述延伸部1301垂直于所述第一卡箍本體101的側面,所述延伸部1301向遠離所述第一卡箍本體101側面方向延伸;于所述延伸部1301的外側下表面,垂直于所述延伸部1301的方向設有兩塊擋塊1302。所述擋塊1302與所述第一卡箍本體101側面形成所述第一扣槽10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華燦電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華燦電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969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