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撓式傳輸線及傳輸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96513.2 | 申請日: | 2013-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36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洪培樵 | 申請(專利權)人: | 艾恩特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東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1/02 | 分類號: | H05K1/02;H05K1/14;H05K1/18;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張艷美;郝傳鑫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撓式 傳輸線 傳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傳輸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撓式傳輸線及傳輸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筆記型計算機(如:Ultrabook、Macbook)大都朝向薄型化及輕量化設計,藉以符合時代的需求。其中,筆記型計算機于電路板上大都設有板端連接器,藉以供相對應的連接器或子電路板插接。上述電連接器系用以連接至位于不同處之電子設備,而電連接器的設計重點,莫過于在穩定傳輸的前提下,準確無失真的將訊號來回傳送。
然而,以往的板端連接器在與軟性電路板相插接的情形下,由于軟性電路板自身的硬度不足,因此當軟性電路板沿一插拔方向而插設于板端連接器后,軟性電路板與板端連接器之間的卡合強度不足,而使兩者易產生相對地位移。更甚者,由于軟性電路板與板端連接器之間并未針對插拔方向設計有防松動構造,使得軟性電路板受外力影響時,其易沿著插拔方向而與板端連接器相分離。
綜上所述,本申請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于是潛心研究并配合學理的應用,終于研究出一種設計合理且能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撓式傳輸線,其能透過印刷電路板與連接件來定位可撓性線纜,定位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該可撓式傳輸線的傳輸裝置,其能透過印刷電路板與連接件來定位可撓性線纜,定位效果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可撓式傳輸線,包括一印刷電路板、一可撓性線纜以及一連接件,印刷電路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分別設有多個第一導電部和多個第二導電部,可撓性線纜電性連接于該印刷電路板的該些第二導電部,連接件的相反兩端部分別為一安裝端部與一連接端部,該安裝端部固定于該印刷電路板,而該連接端部為自由端。
較佳地,該可撓性線纜為一軟性扁平排線或軟性電路板。
較佳地,該些第一導電部與該些第二導電部設置于該印刷電路板的一第一表面,該連接件的安裝端部固定于該印刷電路板相對該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
一種傳輸裝置,包括前述的可撓式傳輸線以及一電連接器,電連接器用以供該可撓式傳輸線沿一插拔方向可分離地插設,且該電連接器包含一殼體及數個導電端子,數個導電端子裝設于該殼體內,該些導電端子各具有一抵接部,且每一抵接部能垂直該插拔方向而彈性地位移;其中,當該印刷電路板插設于該電連接器時,該些第一導電部分別壓抵于該些抵接部,該印刷電路板與該殼體內緣形成緊配合,并且該連接端部可分離地定位于該殼體外緣,以保持該可撓式傳輸線與該電連接器的相對位置。
較佳地,當該印刷電路板插設于該電連接器時,該連接件覆蓋至少部分的該殼體。
較佳地,該連接件具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的相反兩端緣分別連接于該安裝端部與該連接端部,且該延伸部為可彈性變形的撓性構造。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能透過可撓式傳輸線的印刷電路板與電連接器的緊配合而使可撓式傳輸線與電連接器之間的連接更為穩定,并且透過可撓式傳輸線的連接件來限制所述可撓式傳輸線相對于電連接器沿插拔方向位移,進一步提升可撓式傳輸線與電連接器之間的連接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可撓式傳輸線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圖1可撓式傳輸線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為圖2可撓式傳輸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傳輸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可撓式傳輸線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3,可撓式傳輸線1包括一印刷電路板11、一可撓性線纜12以及一連接件13。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所指之可撓式傳輸線1主要適于插設在一板端連接器(未繪示),而為便于說明,上述可撓式傳輸線1于圖式中僅呈現與板端連接器相互插接的一端。
印刷電路板11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E1與一第二端E2以及相對的第一表面F1與第二表面F2。印刷電路板11的第一端E1與第二端E2分別設有多個第一導電部112和多個第二導電部114。在本實施例中,該些第一導電部112與該些第二導電部114同樣設置且暴露于印刷電路板11的第一表面F1。此外,印刷電路板11可由玻璃纖維等材料所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艾恩特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東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經艾恩特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東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65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