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泵送流體動壓型機械密封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95293.1 | 申請日: | 2013-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358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敏;海樂檬;孫見君;涂橋安;王敏;李志宏;李正新;王鑫;王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J15/54 | 分類號: | F16J15/54;F16J15/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37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體 動壓型 機械 密封 | ||
1.一種自泵送流體動壓型機械密封,設置于旋轉機械的機殼(2)和軸(10)或軸套(8)之間,由動環(3)、動環用O形圈(12)、靜環(11)、靜環用O形圈(5)、彈簧(7)、靜環座(14)等組成,其特征是:?
與靜環(11)配合的動環(3)端面分為槽區和密封壩(37),槽區分布在端面的外側部分,密封壩(37)分布在端面的外側部分;槽區開設3組以上的后彎型流體型槽(39),后彎型流體型槽(39)之間的密封面構成密封堰;?
所述后彎型流體型槽(39)包括坡槽(32)和平槽(33)兩個部分,坡槽(32)處于動環端面的大半徑部位,平槽(33)處于動環端面的小半徑部位;?
所述后彎型流體型槽(39)的出口位于動環密封面的外徑處,進口(31)位于動環(3)密封面的中部,所述后彎型流體型槽(39)的進口(31)通過動環(3)上的軸向孔道或軸向徑向組合孔道(30)與密封腔(1)連通;?
所述后彎型流體型槽(39)的兩側槽壁,一側為工作面(34),另一側為非工作面(3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泵送流體動壓型機械密封,其特征是:所述后彎型流體型槽(39)的兩側槽壁型線均為螺旋線。?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泵送流體動壓型機械密封,其特征是:所述后彎型流體型槽(39)的兩側槽壁型線的螺旋線具有相同的螺旋角。?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泵送流體動壓型機械密封,其特征是:所述后彎型流體型槽(39)的兩側槽壁型線的螺旋線的螺旋角不等,工作面(34)的螺旋角小于非工作面(35)的螺旋角。?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泵送流體動壓型機械密封,其特征是:所述后彎型流體型槽(39)的兩側槽壁型線的螺旋線與進口(31)圓孔相切。?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泵送流體動壓型機械密封,其特征是:所述動環(3)上的軸向徑向組合孔道(30)與動環(3)外圓面的連接處的橫截面為楔狀開口(38)。?
7.一種自泵送流體動壓型機械密封,設置于旋轉機械的機殼(2)和軸(10)或軸套(8)之間,由動環(3)、動環用O形圈(12)、靜環(11)、靜環用O形圈(5)、彈簧(7)、靜環座(14)等組成,其特征是:?
與靜環(11)配合的動環(3)端面分為槽區和密封壩(37),槽區分布在端面的外側部分,密封壩(37)分布在端面的外側部分;槽區開設3組以上的后彎型流體型槽(39),后彎型流體型槽(39)之間的密封面構成密封堰;?
所述后彎型流體型槽(39)包括坡槽(32)和平槽(33)兩個部分,坡槽(32)處于動環端面的大半徑部位,平槽(33)處于動環端面的小半徑部位;?
所述后彎型流體型槽(39)的進口(31)與設置在動環(3)密封面中部的圓形環槽(36)連通,所述圓形環槽(36)至少有一個與密封腔(1)連通的軸向孔道或軸向徑向組合孔道(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林業大學,未經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529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