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蝸桿驅動回轉驅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94926.7 | 申請日: | 2013-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79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周志堅;陶連躍;汪建生;張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凱邁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1/20 | 分類號: | F16H1/20;F16H57/023;F16H57/03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442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蝸桿 驅動 回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回轉驅動裝置,特別是一種回轉驅動裝置的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回轉驅動裝置是太陽能光伏、工程機械、建筑機械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部件。回轉驅動裝置的基本構造是蝸輪-蝸桿傳動結構,通常在回轉支承的外圈上設有齒,也稱外齒圈,其作用相當于蝸輪,然后由蝸桿驅動外齒圈轉動。
回轉驅動裝置通常設有一只蝸桿來驅動外齒圈,可以把這種回轉驅動裝置稱為單蝸桿驅動回轉驅動裝置。單蝸桿驅動回轉驅動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等優點,應用廣泛。如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普通使用單蝸桿驅動回轉驅動裝置來跟蹤太陽的方位,使太陽能光伏組件始終正對太陽,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陽光的能量。
但這種單蝸桿驅動的回轉驅動裝置,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機械磨損的加大,以及系統遭受風力等自然惡劣環境的沖擊影響,加之單蝸桿驅動時,蝸桿對蝸輪的作用力除了推動蝸輪旋轉的作用力外,還有一個推動蝸輪平移的作用力,這樣就導致蝸輪與蝸桿之間的間隙不斷加大,蝸輪旋轉定位不準,不能確保太陽能光伏組件準確對準太陽,太陽光能量利用率下降,嚴重時還會導致回轉驅動裝置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單蝸桿驅動回轉驅動裝置存在的蝸輪、蝸桿間隙過大、定位不準、容易損壞失效的技術問題,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雙蝸桿驅動的回轉驅動裝置。
由于在單蝸桿驅動回轉驅動裝置中,蝸桿對蝸輪的作用力除了推動蝸輪旋轉的作用力外,還有一個推動蝸輪平移的作用力,旋轉作用力越大,平移作用力也越大,而推動蝸輪平移的作用力是不需要的。如果再對稱設置一個蝸桿,該蝸桿對蝸輪的作用力同樣可分解為兩個,一個是推動蝸輪旋轉的作用力,另一個是推動蝸輪平移的作用力。兩個平移作用力作用方向相反可以相互抵消,減緩由于長期運行機械磨損等因素導致的間隙增大速度;同時,即使蝸桿與蝸輪之間出現了一定的間隙,兩只蝸桿與蝸輪的間隙可以相互抵消,從而實現蝸輪轉動的精確定位。
為此,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雙蝸桿驅動回轉驅動裝置,如圖1、圖2所示,包括基座1、回轉支承3,所述回轉支承3包括內圈3.1、外齒圈3.2以及嵌置于內圈3.1和外齒圈3.2之間的滾珠3.3,外齒圈3.2上設置有若干安裝螺孔,內圈3.1固定在基座1的座圈1.3的上方,還在基座1的座圈1.3外側設置有第一軸殼1.1和第二軸殼1.2,所述第一軸殼1.1及第二軸殼1.2的軸心線與座圈1.3的軸心線在空間位置互相垂直,第一軸殼1.1內安裝有第一蝸桿2.1,第二軸殼1.2內安裝有第二蝸桿2.2,第一蝸桿2.1及第二蝸桿2.2均與外齒圈3.2嚙合,且第一軸殼1.1與第二軸殼1.2及第一蝸桿2.1與第二蝸桿2.2對稱設置。
進一步地,為提高雙蝸桿回轉驅動裝置的防水、防塵性能,還可以設置頂板18,所述頂板18上設置有與外齒圈3.2安裝螺孔對應的孔,頂板18安裝于外齒圈3.2和內圈3.1的上方,外齒圈3.2與座圈1.3之間還安裝有唇形密封圈16,頂板18與內圈3.1的上表面之間設置有O形密封圈17,所述頂板18與外齒圈3.2、內圈3.1與座圈1.3均通過螺栓、防水墊圈連接,如圖3所示。
本實用新型中,使用了兩只蝸桿來驅動回轉支承的外齒圈,因此也可稱為雙蝸桿驅動回轉驅動裝置。本實用新型雙蝸桿驅動回轉驅動裝置工作時,控制系統驅動第一蝸桿和第二蝸桿同步旋轉,外齒圈隨之轉動,且外齒圈受到的兩只蝸桿平移作用力相互抵消,因此,在提高外齒圈旋轉驅動力的同時,減少了外齒圈受到的平移作用力,蝸桿與外齒圈出現間隙的速度減緩;當外齒圈旋轉到指定位置后,即使兩只蝸桿與外齒圈均存在一定間隙,此時,利用控制系統將兩只蝸桿與外齒圈反向鎖死,這樣,“消除”了蝸桿與外齒圈的間隙,因此,可以實現外齒圈旋轉角度的精確定位。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防水防塵結構,分別使用唇形密封圈和O形密封圈解決動密封和靜密封問題,可以直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適應于潮濕、沙塵嚴重等惡劣環境。
本實用新型既能輸出較大的扭矩,又能承受較大的軸向力、徑向力和傾覆力矩。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思路,軸殼及蝸桿的數量可以為3個或3個以上,但設置多個軸殼及蝸桿時,會使回轉驅動裝置結構及驅動控制系統過于復雜,反而降低裝置的可靠性,通常對稱設置2個軸殼及2只蝸桿最佳。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用效果良好,安裝簡單,維護方便,穩定可靠,可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建筑機械、太陽能光伏等行業使用。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凱邁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凱邁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492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