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鋼卷小車的導向輪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94738.4 | 申請日: | 2013-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165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旺勝;龍再彧;陳素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鋒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47/24 | 分類號: | B21C47/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彥 |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寶山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車 導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軌道車輛的輔助導向裝置領域,具體為一種鋼卷小車的導向輪裝置。
背景技術
鋼卷小車用于在冷軋帶鋼處理線輸送鋼卷,鋼卷小車通過車輪在軌道上行駛。目前鋼卷小車的車輪結構為一側帶輪緣另一側是平輪,鋼卷小車行駛時,如果有偏離軌道的趨勢即所謂“跑偏”現象時帶輪緣的一側可以擋住軌道以防止鋼卷小車脫軌。輪緣和軌道通常都用鋼材制成,相互之間的滑動摩擦系數較大,這樣就使得輪緣和軌道之間產生較大的滑動摩擦力,當滑動摩擦力大于金屬表面剪切力時會出現啃軌現象,不僅加速輪緣和軌道的磨損,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鋼卷小車側翻,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的軌道車輛導向裝置,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卷小車的導向輪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發明目的:
一種鋼卷小車的導向輪裝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固定在鋼卷小車車輪的輪罩外,其特征是:還包括偏心軸、定位螺栓、軸承和螺母,固定架為L型,固定架由立板和橫板互相垂直固定而成,立板固定在鋼卷小車車輪的輪罩外,橫板上開有通孔;偏心軸分為上部和下部兩部分,偏心軸上部的中心軸線和偏心軸下部的中心軸線互相平行且互不重合,偏心軸上部穿在橫板的通孔內,偏心軸上部的中心軸線和橫板通孔的中心軸線互相重合;偏心軸上部用定位螺栓和固定架橫板貼合固定;偏心軸下部套在軸承的內圈內,螺母旋在偏心軸下部的底部。
所述的鋼卷小車的導向輪裝置,其特征是:偏心軸上部的中心軸線和偏心軸下部的中心軸線之間的距離為1mm~5mm。
本實施例使用時,將本實施例分別固定在鋼卷小車各個車輪的輪罩外,使兩側的本實用新型同時設于軌道的外側或同時設于軌道的內側,并使軸承和軌道在同一水平面上,旋轉偏心軸上部,偏心軸下部和軸承被同步帶動從而調節軸承和軌道之間的間隙,間隙確定后擰緊定位螺栓以保持偏心軸和軸承位置的固定。當鋼卷小車出現跑偏現象時,軸承的外圈接觸軌道并在軌道上滾動,不僅起到糾正跑偏的作用,而且由于滾動摩擦力遠小于滑動摩擦力,大大降低了接觸部位的磨損,有效地防止車輪出現啃軌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一種鋼卷小車的導向輪裝置,包括固定架1、偏心軸3、定位螺栓4、軸承5和螺母6,如圖1所示,具體結構是:固定架1固定在鋼卷小車車輪21的輪罩22外,固定架1為L型,固定架1由立板11和橫板12互相垂直固定而成,立板11固定在鋼卷小車車輪21的輪罩22外,橫板12上開有通孔;偏心軸3分為上部和下部兩部分,偏心軸3上部的中心軸線和偏心軸3下部的中心軸線互相平行且互不重合,偏心軸3上部的中心軸線和偏心軸3下部的中心軸線之間的距離為1mm~5mm,本實施例取5mm,偏心軸3上部穿在橫板12的通孔內,偏心軸3上部的中心軸線和橫板12通孔的中心軸線互相重合;偏心軸3上部用定位螺栓4和固定架1橫板12貼合固定;偏心軸3下部套在軸承5的內圈內,螺母6旋在偏心軸3下部的底部。
本實施例使用時,將本實施例分別固定在鋼卷小車各個車輪21的輪罩22外,使兩側的本實用新型同時設于軌道的外側或同時設于軌道的內側,并使軸承5和軌道在同一水平面上,旋轉偏心軸3上部,偏心軸3下部和軸承5被同步帶動從而調節軸承5和軌道之間的間隙,間隙確定后擰緊定位螺栓4以保持偏心軸3和軸承5位置的固定。當鋼卷小車出現跑偏現象時,軸承5的外圈接觸軌道并在軌道上滾動,不僅起到糾正跑偏的作用,而且由于滾動摩擦力遠小于滑動摩擦力,大大降低了接觸部位的磨損,有效地防止車輪出現啃軌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鋒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寶鋒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47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化合物以及光電轉換元件
- 下一篇:新型的密鑰隔離簽名的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