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茶黃素生產過程中茶葉預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93864.8 | 申請日: | 2013-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140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任雪音;劉劍宏;曹后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曾丹 |
| 地址: | 21443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素 生產過程 茶葉 預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黃素生產過程中茶葉預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茶黃素是茶葉中兒茶素類物質經發酵氧化而形成的大芳香環類的一種天然色素,屬于多酚羥基具茶駢酚酮結構的物質,最早是由紅茶中發現,是紅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質。在紅茶加工過程中,茶葉中的兒茶素(catechins)被氧化形成茶黃素(theaflavins,?TF)和茶紅素(thearubins,?TR)等。傳統上也將這種氧化過程稱為發酵。茶黃素茶紅素賦予紅茶所特有的顏色和味道。?
茶黃素生產過程中需要添加新鮮茶葉作為發酵酶使用,這就需要對新鮮茶葉進行破壁預處理。現有技術中,是采用粉碎機將新鮮茶葉粉碎來達到破壁效果,粉碎機的篩網細度在10-20目,在粉碎過程中,容易把粉碎機篩網堵塞,影響機器運轉,降低生產效率;且粉碎的溫度高、顆粒度大、破壁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破壁效果好、不會堵塞篩網、生產效率高的茶黃素生產過程中茶葉預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茶黃素生產過程中茶葉預處理裝置,它包括粗粉碎機、傳送系統、揉切機和收集桶,所述傳送系統一端設置于粗粉碎機出料口下方,另一端設置于揉切機進料口上方,所述收集桶設置于揉切機出料口下方。?
所述粗粉碎機的篩網孔徑為1-5目。?
所述揉切機的篩網孔徑為20-40目。?
所述揉切機為螺桿式揉切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茶黃素生產過程中茶葉預處理裝置,新鮮的茶葉經過粗粉和揉切兩次加工,破壁效果好,顆粒細,且生產過程中不會產生篩網堵塞現象,粉碎過程中不會產生高溫,生產效率高,粉碎質量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茶黃素生產過程中茶葉預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粗粉碎機1、傳送系統2、揉切機3、收集桶4。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茶黃素生產過程中茶葉預處理裝置,?它主要由粗粉碎機1、傳送系統2、揉切機3和收集桶4組成,所述粗粉碎機1的篩網孔徑為1-5目,所述傳送系統一端設置于粗粉碎機1出料口下方,另一端設置于揉切機3進料口上方,所述收集桶4設置于揉切機3出料口下方,所述揉切機3的篩網孔徑為20-40目。?
所述揉切機3為螺桿式揉切機。?
使用時,將新鮮茶葉從粗粉碎機1進料口加入,經過粗粉機粉碎,由于粗粉機篩孔較大,不易堵塞,粉碎過程中不易產生高溫;粗粉后的物料經傳送系統2輸送至揉切機3,經揉切后,粉碎后顆粒進一步減小,同時通過揉切作用,破壁效果更好,然后經由20-40目的篩網過濾,進入收集桶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38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溫糧食蒸煮機的安全裝置
- 下一篇:一種定長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