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配藥全程防護手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92945.6 | 申請日: | 2013-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141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鄭英花;沙麗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
| 主分類號: | A41D19/015 | 分類號: | A41D19/015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7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藥 全程 防護 手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配藥全程防護手套,涉及一種醫療用配藥手套。
背景技術
目前醫療配藥中使用的手套都為滿指的橡膠手套,有的在大拇指第一節、食指第二節,大魚際及其余四指與手掌交界處裝有泡沫軟墊或棉墊;也有大拇指、食指整體指腹以及小指同小魚際部位加裝有海綿緩壓層;以上兩種方式都是為了防止配藥過程中,玻璃藥瓶破碎后對醫護人員的手指及手掌造成傷害。但是這些手套還是存在諸多不便之處:1、裝有泡沫、棉墊及海綿軟墊的手套不能防水;2、滿指的手套在脫戴時極為不便。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研究設計一種新型的配藥全程防護手套,從而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設計一種新型的配藥全程防護手套。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1、裝有泡沫、棉墊及海綿軟墊的手套不能防水;2、滿指的手套在脫戴時極為不便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配藥全程防護手套;其特征在于手套的拇指與食指為整體結構;中指具有第二三節指節,頂部為開口的敞開式結構;無名指具有第三節指節,頂部為開口的敞開式結構;手套沒有小指,小指與手掌交界處為開口的敞開式結構;在拇指與食指的指腹部位以及食指靠近拇指側加工有加厚耐磨層;在中指、無名指、大魚際及手掌指根部加工有耐磨層;手套背部加工有鏤空部;手套背部加工有兩個手腕系帶,手腕系帶上裝有子母扣魔術貼。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加厚耐磨層的厚度為2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耐磨層的厚度為1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加厚耐磨層與耐磨層的表面加工有顆粒狀凸起。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主要表現在:
1、本實用新型的中指、無名指為部分結構,頂部為敞開結構,增大了手套的透氣性及脫戴的方便性;
2、本實用新型無小指,小指與手掌的交界處為敞開結構,增大了手套的透氣性及脫戴的方便性;
3、本實用新型的手背處加工有鏤空處,同時設計有兩個手腕系帶,增大了手套的透氣性及脫戴的方便性;
4、本實用新型在大拇指、食指的指腹、食指的側部加工有加厚耐磨層,在手掰玻璃安瓿避免傷及手指;
5、本實用新型在中指、無名指、手掌指根部及大魚際加工有耐磨層避免了使用注射器取藥時對手部的摩擦;
6、本實用新型每個加厚部都設計有凸起,增加了摩擦,防止藥瓶及注射器的滑落并減少了外力對手部的摩擦;
7、本實用新型手腕部使用子母扣魔術貼的設計,可以根據手型調節大小,使手套更加貼服于手部。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新穎、加工簡便、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保護手部、安全可靠等優點,其大批量投入市場必將產生積極的社會效益和顯著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共有2幅附圖,其中:
附圖1本實用新型正視圖;
附圖2本實用新型后視圖。
在圖中:1、手套2、手掌指根部3、小指與手掌交界處4、耐磨層5、無名指6、中指7、食指8、加厚耐磨層9、拇指10、大魚際11、鏤空部12、手腕系帶13、子母扣魔術貼。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如附圖所示,其特征在于手套1的拇指9與食指7為整體結構;中指6具有第二三節指節,頂部為開口的敞開式結構;無名指5具有第三節指節,頂部為開口的敞開式結構;手套1沒有小指,小指與手掌交界處3為開口的敞開式結構;在拇指9與食指7的指腹部位以及食指7靠近拇指9側加工有加厚耐磨層8;在中指6、無名指5、大魚際10及手掌指根部2加工有耐磨層4;手套1背部加工有鏤空部11;手套1背部加工有兩個手腕系帶12,手腕系帶12上裝有子母扣魔術貼13。
加厚耐磨層8的厚度為2mm。
耐磨層4的厚度為1mm。
加厚耐磨層8與耐磨層4的表面加工有顆粒狀凸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未經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29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尼羅羅非魚X染色體特異分子標記
- 下一篇:圖片傳遞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