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小型醫用輸液流速控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92342.6 | 申請日: | 2013-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639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謝心;舒志軍;吳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168 | 分類號: | 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8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型 醫用 輸液 流速 控制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小型醫用輸液流速控制器。
背景技術
目前醫院在為病人輸液時,常用的靜脈輸液器是由輸液管和輸液夾組成,其主要是通過輸液夾對輸液管的壓力大小來調節流速,而判斷輸液流速大小時是醫護人員通過肉眼來估計,無法精確判定流速,且不易迅速調整到位,尤其在需要較慢輸液速度時更是如此。電子微量輸液器能夠準確地調整輸液速度,但其成本太高,普及應用有一定的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簡便、快速、精確調整輸液流速的小型醫用輸液流速控制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小型醫用輸液流速控制器,由外筒、內筒和調節桿組成,外筒頂部設有進水口,調節桿底部設有出水口;內筒外壁下部設有螺旋形縫,內筒中部設“m”型的連通孔槽,?“m”型孔槽的中心孔槽內壁設有內筒中心槽螺紋;調節桿頭部為“T”型結構,底部為圓形,“T”型頭部側面設有螺紋,并通過該螺紋與內筒中心槽螺紋契合;調節桿中心開孔貫穿;外筒在其上部的筒身內設有儲水槽,儲水槽底部設有外筒出水口,外筒出水口始終與內筒上的螺旋形縫相對,外筒底部和調節桿底部扣合。
所述內筒外壁下部螺旋形縫的開口大小沿縫長方向均勻增大。
所述內筒外壁上部刻有流速刻度。
所述外筒和內筒之間還設有密封橡膠層,密封橡膠層固定在外筒的內壁,在外筒出水口處密封橡膠層對應開有小孔。
通過旋轉調節桿,使內筒相對外筒上下旋動,由此調節內筒螺旋形縫與外筒出水口相對的縫寬,從而方便地精確調節輸液時流速的大小,并可通過內筒外壁上部露出的流速刻度指示流速。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設計,?其結構小巧新穎,使用方便,有利于輸液流速的精確調節。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沿內、外筒直徑的剖面圖。
圖3為內筒螺旋形縫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內筒刻度示意圖。
圖中:1為外筒,2為內筒,3為調節桿,4為流速刻度,5為儲水槽,6為外筒出水口,7為密封橡膠層,8為內筒中心槽螺紋,9為進水口,10為出水口,11為內筒螺旋形縫。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中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外筒1,內筒2和調節桿3組成,外筒1頂部設有進水口9,調節桿3底部設有出水口10。
如圖3、圖4所示,內筒2外壁上部刻有流速刻度4,內筒2外壁下部設有螺旋形縫11,螺旋形縫11的開口大小沿縫長方向均勻增大。如圖2所示,內筒2中部設“m”型的連通孔槽,在其中心孔槽內壁設有內筒中心槽螺紋8;調節桿3頭部為“T”型結構,底部為圓形,“T”型頭部側面設有螺紋,并通過該螺紋與內筒中心槽螺紋8契合;調節桿3中心開孔貫穿。
外筒1在其上部的筒身內設有儲水槽5,儲水槽5底部設有外筒出水口6,外筒出水口6始終與內筒2上的螺旋形縫11相對,外筒1底部和調節桿3底部扣合。
外筒1和內筒2之間還設有密封橡膠層7,密封橡膠層7固定在外筒1的內壁,在外筒出水口6處密封橡膠層7對應開有小孔。
旋轉調節桿3,可使內筒2相對外筒1上下旋動,由此調節內筒螺旋形縫11與外筒出水口6相對的縫寬,從而方便地精確調節輸液時流速的大小,并可通過內筒2外壁上部露出的流速刻度4指示流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未經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234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