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續式中濃混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92275.8 | 申請日: | 2013-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33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戴劍明;裘柳楓;呂英敏;鄭洲;鄭原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利群環保紙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3/08 | 分類號: | B01F3/08;B01F5/10;B01F15/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賽科專利代理事務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紹文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式中濃混漿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再造煙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再造煙葉制漿過程中的一種連續式中濃混漿器。
背景技術
在造紙法再造煙葉的制漿過程中,利用煙草行業的煙梗、煙末為原料,煙梗原料經過浸泡一次解纖壓榨后調濃(一般調濃至10%左右濃度,5%濃度以上漿料基本無流動性)進入中濃浸泡攪拌罐,煙末原料經過浸泡壓榨后調濃(一般調濃至10%左右濃度,5%濃度以上漿料基本無流動性)進入中濃浸泡攪拌罐,中濃浸泡攪拌罐中煙梗漿和煙末漿混合配比進入中濃磨進行混合磨漿。為達到中濃磨的恒功率運行,兩種漿在進中濃磨前必須充分混合均勻,且混合后流量、濃度、壓力的穩定控制。由于兩種漿流動性差,漿料內結合水多,流離水少,為達到兩種漿的充分混合均勻,普遍采取的方式為增加一套混合攪拌罐,再由螺桿輸送至中濃磨進行磨漿,且配置濃度儀和流量計。相應增加設備數量過多,現場布置占地空間大且電耗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充分混合均勻、且設備運行穩定的連續式中濃混漿器。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連續式中濃混漿器,包括筒體,筒體的一端安裝電機和減速機,筒體的另一端設置機械密封,其特征在于筒體內設置轉軸,轉軸與減速機輸出軸連接,所述的轉軸上設置正向螺帶和反向螺帶。
所述筒體的兩側上沿筒體的切線方向分別設置一個進料口,進料口連接進口管,進口管上配置濃度儀和流量計。
所述筒體的下部設置一出料口,出料口連接出口管。
本實用新型將兩個進漿口的開口方向設計為筒體的切線方向,保證漿料進筒體內形成切向運動,漿料在筒體內的運行動力來自于螺桿泵的動力,螺帶內外的正反向設計保證漿料在筒體內充分混合均勻,定制合理的機械密封保證兩端的密封,最終通過合理尺寸的管道出口保證連續式出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取代了一套混合攪拌罐、螺桿泵、配置的濃度儀和流量計。在確保漿料混合均勻的工藝基礎上,設備布置簡單、占地空間小,能耗大大節約,管道布置簡單,且可滿足20%的最高進漿濃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連續式中濃混漿器原理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續式中濃混漿器左視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
如圖1和2所示的一種連續式中濃混漿器,包括筒體4,筒體4的一端安裝電機1和減速機2,筒體4的另一端設置機械密封7,筒體4內設置轉軸3,轉軸3與減速機2輸出軸連接,轉軸3上設置正向螺帶5(螺帶式葉片)和反向螺帶6。筒體4的兩側上沿筒體4的切線方向分別設置一個進料口9,進料口9連接進口管,進口管上配置濃度儀和流量計。筒體4的下部設置一出料口8,出料口8連接出口管。
工作時,兩種漿料分別由螺桿泵通過管道輸送至混漿器筒體內,螺桿泵出口管道配置上濃度儀、流量計,保證兩種漿料恒流量、恒濃度控制,漿料進筒體內經螺帶式葉片攪拌將兩種物料混合均勻,根據兩種漿料的通量,設計合理的筒體直徑和長度,再通過一個合理管道出口輸送出,達到連續進出料且混合均勻目的,實現進中濃磨的恒功率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利群環保紙業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利群環保紙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22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包含麻黃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模塊化供熱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