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身份識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92083.7 | 申請日: | 2013-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24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顏勇;董梅;李永昌;高府育;張雨霏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海康威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7/00 | 分類號: | G06K7/00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濤 |
| 地址: | 264209 山東省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身份 識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身份識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安裝方便、功能齊全、使用效果好、應用壽命長的基于2.45G赫茲的半有源方式實現的智能身份識別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安全問題的關注使安防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社會對安防產品的需求也日益高漲,智能身份識別已廣泛應用于政府機關、賓館、金融、醫院及住宅小區等。現有的身份識別裝置一般由信息識別模塊、信息顯示模塊、單片機、執行電路和RFID卡組成。使用時,人們通過信息識別模塊讀卡或通過按鍵輸入信息,輸入的信息經單片機處理后由執行電路控制門禁執行機構記錄、抬起通行桿(或打開門鎖)等,這種識別裝置的不足一是使用不方便,人員要通過就必須將卡片從包里或口袋里拿出來或將裝有卡的一側盡可能的靠近讀卡器,增加了通過時間;二是安全性低,人員如果沒有身份識別卡片,系統不會發出報警通知安保人員對人員身份進行核實;三是進出記錄不精確,通過人員過多,前一名人員刷卡后,可能會連續通過多人;四是系統只能應用于封閉式場合,對于開放式出入口的門禁控制無法實現;五是布線復雜,不能根據使用環境靈活布放。市場上也出現了基于超高頻RFID技術的無源或有源遠距離識別裝置,無源的識別模塊必須不停的發射讀寫信號,超高頻電磁波有明顯的滅活作用,長期發射會對周邊人體造成傷害,且超高頻電磁波會嚴重影響周邊通信信號,這種裝置大部分應用在物品管理上;有源的RFID卡電池無法支持長時間工作,市場上有采用靠近后采用紅外光激活的方式延長電池使用時間,但這種方式必須將感光元件暴露出來才能接受激活,這種裝置大部分應用在車輛管理上。以上技術據無法實現隱蔽、高速、開放、便捷、節能的身份識別。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安裝方便、功能齊全、使用效果好、應用壽命長的基于2.45G赫茲的半有源方式實現人員身份識別的智能身份識別裝置。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如下措施達到:
一種智能身份識別裝置,包括信息識別模塊、信息顯示模塊、單片機、執行電路和半有源RFID標簽組成,其特征在于信息識別模塊上設有半有源RFID自動識別電路,識別信息載體為半有源RFID標簽。
本發明所述的半有源RFID自動識別模塊包括低頻激活器、工業級全向讀寫器和紅外識別器,所述的低頻激活器、工業級全向讀寫器和紅外識別器可以在人員進入低頻激活器范圍之內時,低頻激活器激活識別信息載體,同時通過紅外識別器判斷人員的進出方向。而低頻激活器的激活距離是有限的,它只能在小距離小范圍精確激活,以低頻激活器為基點來定位,然后用工業級全向讀寫器識別讀取信號。
本發明所述的半有源RFID標簽,其優勢在于一是讀取方便快捷,數據的讀取無需光源激活,甚至可以透過多層外包裝來進行,有效識別距離可達到30米以上。二是識別速度快,半有源RFID標簽一進入激活范圍,就可以即時讀取其中的信息,而且能夠同時處理多個半有源RFID標簽,實現批量識別。三是使用壽命長,半有源RFID標簽的封閉式包裝使得壽命大大增加,一般電池壽命可達4年左右。四是更好的安全性,不僅可以嵌入或附著在不同形狀、類型的產品上,而且可以為半有源RFID標簽數據的讀寫設置密碼保護,從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當人員攜帶識別信息載體進出時,識別信息載體受低頻激活器的激活后,識別信息載體主動發出信號,工業級全向讀寫器接收到識別信息載體的信息,完成對識別信息載體的識別,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無需復雜布線、功能齊全、使用效果好、應用壽命長等優點。系統將RFID、紅外、來訪管理、智能門禁控制等多個系統有機結合起來,特別適用于黨政機關、軍隊武警、學校、賓館、住宅小區及開放式出入口的管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信息識別模塊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海康威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威海康威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208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