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集過濾、氣浮與絮凝一體化的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91284.5 | 申請日: | 2013-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59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向紅波;黃昌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恒通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24 | 分類號: | C02F1/24;C02F1/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溫州市經***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過濾 絮凝 一體化 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過濾、氣浮和絮凝為一體的水處理裝置,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處理裝置一般包括格柵機、調節池、絮凝池和氣浮塔等設備,使用該水處理裝置時,廢水先經格柵機除去大顆粒沉淀,再進入調節池中調節水量,繼而被輸送至絮凝池和氣浮塔中除去油脂、膠體等小顆粒雜質,然后進行后續處理。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2145961A公開了一種制革廢水的處理方法,廢水經格柵過濾機過濾后,通過泵體送入調節池中調節進出的水量,之后通過泵體依次送入水力篩、絮凝反應池、納米催化電解絮凝機、沉淀池、氣浮裝置、生化池等設備進行處理。上述技術的水處理裝置包括諸多獨立設備,廢水需要通過泵體在設備間依次運送,由于廢水的處理量通常很大,因此使用泵體輸送廢水會消耗很大的能量。而且,每一工序都需要設立單獨處理設備,其成本消耗也很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國專利文獻CN2546433Y公開了一種旋流澄清氣浮池,包括內環池中的旋流絮凝區、池體下部的懸浮澄清分離區和外環池中的氣浮分離區;原水進水管在環形分隔板上部水平伸至池體中央旋流絮凝區,與噴嘴連接;旋流絮凝區的邊側環向有固定網格,懸浮澄清分離區環向設置斜管;氣浮分離區設溶氣釋放器,池面設置有浮渣槽,通往池壁外;集水管置于環形分隔板上部,連接清水出水管,排泥支管置于環形分隔板上面一側,連接環形排泥管通往池壁外;池底有刮泥板,池底中心呈集泥斗狀,集泥斗與池底排泥管連接。該旋流澄清氣浮池能夠將絮凝、澄清、氣浮集中在一個池內完成。
上述技術的水處理裝置能夠將絮凝、澄清和氣浮工藝集中在一個設備中完成,且不需要泵體輸送,但是,上述裝置的結構復雜,加工困難,不利于大規模推廣使用。
并且,為了使絮凝劑能夠與廢水中的小顆粒雜質充分接觸,從而節約絮凝劑的用量,上述技術的廢水在進入旋流澄清氣浮池前仍需要通過格柵機等單獨設備除去大顆粒雜質,該單獨設備既占用了空間,又增加了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的水處理裝置結構復雜,加工困難,推廣使用困難;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和推廣的過濾、氣浮與絮凝一體化的水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為了節約絮凝劑的用量,現有技術中仍然需要單獨設備除去廢水中的大顆粒雜質,該單獨設備占用了空間、增加了成本;進而提出一種無需額外單獨設備的集過濾、氣浮與絮凝一體化的水處理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集過濾、氣浮與絮凝一體化的水處理裝置,包括
內筒體,底部設置有排污口,下部設置有進水口和進氣口,所述進氣口位于所述進水口的上方;
格柵,橫設于所述內筒體內,位于所述進水口和進氣口之間,所述格柵的外側壁與所述內筒體的內壁密封連接;
外筒體,設置于所述內筒體的外側并圍繞所述內筒體的外側壁設置,位于所述進氣口的上方,所述外筒體的下端與所述內筒體的外側壁相連接;
所述外筒體的上部設置有進藥口、下部設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處設置有篩網;
帶有電機的攪拌槳,所述攪拌槳橫向伸入所述外筒體內,并位于所述進藥口和出水口之間;
還包括氣體分布器,橫設于所述內筒體內,位于所述格柵的上方并靠近所述格柵,所述氣體分布器包括主管和七根一端封閉的支管,所述主管的一端與進氣口相連通,另一端與七根所述支管的開口端相連通;
所述支管的頂部設置有向上的噴氣嘴、底部設置有向下的吹氣孔,所述噴氣嘴的數量大于所述吹氣孔,所述噴氣嘴的內徑等于所述吹氣孔;
所述吹氣孔與所述格柵上的孔隙相對設置。
所述主管和七根支管以所述內筒體的軸為中心沿圓周均勻分布。
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內筒體內頂部的刮板,所述刮板可沿所述內筒體的橫截面移動。
所述外筒體的上端低于所述內筒體的上端。
所述攪拌槳為兩個,所述攪拌槳靠近所述篩網設置。
所述格柵的孔隙直徑為1-5mm。
所述篩網的孔徑為200-500μm。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恒通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溫州恒通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9128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處理設備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電子貨幣支付系統和電子貨幣支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