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側流道開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89099.2 | 申請日: | 2013-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092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馬旭光;薛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福碧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27/00 | 分類號: | F16K27/00;B01J4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楊曉玲 |
| 地址: | 211111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側流道 開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體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液體處理裝置主要將液體通過相應處理介質后獲得軟化或者凈化。使用一段時間后,處理介質會逐漸失效,需要通入再生介質使失效的處理介質獲得再生。一般情況下,常用的處理介質為樹脂,其再生介質通常為鹽水,只需通入鹽水對處理介質進行再生即可,鹽水的通入不會對液體處理裝置主通道內的易耗損件,如密封墊圈、格柵等,產生損壞。但實際使用中,存在某些其他材料的處理介質,需要通入有腐蝕性、溶質顆粒較大的再生介質才能對失效的處理介質進行再生處理,這樣,用戶將處理介質從入水口通入液體處理裝置的主通道中,再生介質會腐蝕密封墊圈,造成密封性能下降;再生介質經過格柵,會有大顆粒溶質粘附在格柵上,時間一長則會堵塞格柵,降低流量。造成易損耗件的更換頻率加大。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側流道開口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處理介質損耗易損耗件的技術問題。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側流道開口結構,所述側流道置于閥門主通道一側并與閥門主通道隔開,所述側流道下端與裝有處理介質的軟化罐相連,在所述側流道上開設腐液開口與外界連通。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腐液開口為圓柱形,所述腐液開口內壁上設有螺紋。可方便與管接頭或者直接與帶螺紋的水管實現快速連接。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液體處理裝置側流道上開設與外接連通的腐液開口,實現將具有腐蝕性或者溶質顆粒較大的再生介質直接經側流道通入失效的處理介質中,避免了與主通道中的易損耗件接觸的可能,繼而避免對易損耗件的損害,提高其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閥門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為閥門內部結構示意圖,該閥門中間為閥門主通道7,閥門主通道7上設有進水口3、出水口4和排污口5,閥門主通道7內腔設有若干密封墊圈6和格柵(圖中未畫出)。閥門主通道7另一側設有側流道1,所述側流道1與閥門主通道7隔開,所述側流道1下端與裝有處理介質的軟化罐相連(圖中未畫出),在所述側流道1上開設圓柱形的腐液開口2與外界連通,并且在所述腐液開口2內壁上設有螺紋,方便通過螺紋快速與管接頭或者帶螺紋的水管連接。
將具有腐蝕功能或者溶質顆粒較大的再生介質通過側流道1的腐液開口2流入液體處理裝置中,將失效的處理介質進行再生,然后通過出水口4流出。因側流道1與閥門主通道7隔開,故再生介質不會接觸到密封墊圈6、格柵而直接通過側流道1流入裝有處理介質的軟化罐中,進而避免對易損耗件的損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福碧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福碧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8909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蔗糖結晶過程中濃度在線檢測裝置
- 下一篇:轉盤式淋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