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緯向帶有管狀織物的面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86270.4 | 申請日: | 2013-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64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職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3D13/00 | 分類號: | D03D13/00;D03D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7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管狀 織物 面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產品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緯向帶有管狀織物的面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管狀織物與面料本體結合不夠緊密,織物穿透能力不夠,經常會出現刺穿的現象,從而影響了日常的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使得管狀織物與面料本體完美結合的緯向帶有管狀織物的面料。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緯向帶有管狀織物的面料,所述面料的緯向設有管狀織物,所述管狀織物中每隔一根經紗在面料的正面或反面設有一根經浮長線,所述經浮長線的長度等于一個管狀織物周長的經紗長度。
作為優化,所述經浮長線與管狀織物設在面料的不同面,組織面料上經浮長線在面料的同一面時,緯向局部管狀出現在面料的另一面,當經浮長線交替地出現在面料的兩面時,面料的兩面也交替地出現緯向局部管狀。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能將管狀織物與面料完美結合,從而起到加強織物能力,特別是防止穿透的作用,可適應于制作各類服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管狀織物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緯向帶有管狀織物的面料,面料的緯向設有管狀織物,其管狀織物結構圖如圖1所示,管狀織物中每隔一根經紗在面料的正面或反面設有一根經浮長線,經浮長線的長度等于一個管狀織物周長的經紗長度,其中經浮長線與管狀織物設在面料的不同面。
本實用新型的生產方法是依靠緯向局部管狀組織與特殊的送經卷取機構共同作用完成的,一般需要二個以上的織軸。地經繞在地軸上,花經繞在花軸上,局部管狀這部分織物的的經紗是出花經形成的,常見的是繞在二個織軸上的經紗以1比1排列,緯向局部管狀織物部分是在普通組織的基礎上,每隔一根經紗在織物的正面或反面設計一根經浮長線。織物上經浮長線的長度等于一個緯向局部管狀的周長所需的經紗長度。組織圖上經浮長線在織物的同一面時,緯向局部管狀出現在織物的另一面,當經浮長線交替地出現在組織圖的兩面時,織物的兩面也交替地出現緯向局部管狀。
緯向局部管狀織物的兩個織軸的經紗采用粗細間隔排列時,其中較細的經紗卷繞在地軸上,在局部管狀織物處經常用以設計成經浮長線,采用積極送經;較粗的經紗卷繞在花軸上,采用消極送經,在局部管狀織物處與緯紗形成管狀組織。
當織到管狀組織的前一、二緯時,對地軸發出停止送經的指令,織造時地軸的送經暫時停下來,繞在地軸上的經紗此時在組織圖上是經浮長線,實際上此時地經并沒有參與同緯紗的交織,參與同緯紗交織的只是花軸上的經紗,所形成的就是管狀組織那一部分的織物。當織到管狀組織的最后一緯時,對地軸發出恢復送經的指令,同時讓花軸急送經,使控制花軸送經量的張力補償桿向前移動10厘米左右,下一緯織造時讓地軸恢復送經,使花軸送出較多的經紗,此時織口處形成管狀,織完管狀部分的織物后,兩個經軸上的經紗又同時參與同緯紗的交織,所形成的就是普通織物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職業大學,未經南通職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8627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