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下向孔自鉆式注漿錨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85123.5 | 申請日: | 2013-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81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發全;歐懿;黃華;李飛;朱川曲;黃小四;周金戀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火燒鋪礦;湖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D21/00 | 分類號: | 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 43108 | 代理人: | 顏昌偉 |
| 地址: | 553531***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鉆式注漿錨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下向孔自鉆式注漿錨桿。
背景技術
自鉆式注漿錨桿作為一種有效的錨固手段,將鉆孔、注漿及錨固等功能一體化,被廣泛應用于礦山、隧道圍巖加固和支護中。以煤礦為例,自鉆式注漿錨桿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良好的經濟效益。但是,傳統的自鉆式注漿錨桿在軟弱圍巖破碎帶,高地應力大變形等復雜地質條件,進行下向孔施工時,存在排屑困難、卡鉆、注漿不能注滿等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在下向孔施工時能夠自動排屑,且具有高效注漿功能的下向孔自鉆式注漿錨桿。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螺母、拱形墊板、止漿塞和錨桿,所述錨桿的錨桿體為中空的管狀結構,錨桿體的下端設有內螺紋,并通過內螺紋與鉆頭連接,上部套裝有止漿塞,止漿塞上方設有拱形墊板和螺母,螺母與錨桿體上端外螺紋連接;所述錨桿體的中心孔與錨桿體上的多組錐形注漿孔連通。
上述的下向孔自鉆式注漿錨桿中,錨桿體側面上焊接有復式螺旋葉片;復式螺旋葉片的材料為雙層鋼帶,復式螺旋葉片上設有排屑槽。
上述的下向孔自鉆式注漿錨桿中,所述的多組錐形注漿孔均勻布置在錨桿體內,每組錐形注漿孔包括2-3個錐形注漿孔;相鄰的兩組錐形注漿孔之間的距離為10cm。
上述的下向孔自鉆式注漿錨桿中,所述的注漿孔與錨桿體呈30°夾角,斜向下設置。
上述的下向孔自鉆式注漿錨桿中,所述錨桿體上的外螺紋和內螺紋是經過強化熱處理的部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錐形注漿孔斜向下設置,增加了注漿壓力,實現全錨桿體的壓力注漿,解決了現有自鉆式注漿錨桿注漿有時不能注滿,巖屑堵住注漿管道等問題,由于注漿孔斜向下設置在錨桿體上,再加上鉆桿工作時高速旋轉提供的離心力作用下,巖屑很難進入注漿孔,減少了普通鉆錨桿注漿前需用水和空氣洗孔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由于砂漿可以將錨桿全長包裹,避免了錨桿銹蝕的危險,達到長期支護的目的,進一步提高了錨桿的錨固效果。
2.?本實用新型的錨桿體側面上設有復式螺旋葉片,且復式螺旋葉片上設有排屑槽,具有良好的排屑功能,解決了現有自鉆式注漿錨桿在松軟巖層、煤層等工況下向孔施工時排屑困難、卡鉆等問題。
3.?本實用新型的錨桿體側面上設有復式螺旋葉片,大大增加了漿液與錨桿體的接觸面,提高了錨桿的錨固性能,同時由于本實用新型具有自動排屑功能,錨孔內巖屑減少,有利于漿液的充填,從而提高了注漿效果。?
4.本實用新型的錨桿體上的外螺紋和內螺紋經強化熱處理,提高了錨桿連接處的強度,解決了普通錨桿螺紋連接部分容易斷裂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面圖。
圖3為圖2中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包螺母1、拱形墊板2、止漿塞3和錨桿4,所述錨桿4的錨桿體44為中空的管狀結構,錨桿體44的下端設有內螺紋,并通過內螺紋與鉆頭5連接,錨桿體44上部套裝有止漿塞3,止漿塞3上方設有拱形墊板2和螺母1,螺母1與錨桿體44上端外螺紋連接;所述錨桿體44側面上焊接有復式螺旋葉片43;所述的復式螺旋葉片43的材料為雙層鋼帶,復式螺旋葉片43上設有排屑槽。如圖2、3所示,錨桿體44的中心孔41與錨桿體44上的多組錐形注漿孔42連通;每組錐形注漿孔包括2個錐形注漿孔;相鄰的兩組錐形注漿孔42之間的距離為10cm,錐形注漿孔42與錨桿體44呈30°夾角,斜向下設置。所述的錨桿體44上的內螺紋和外螺紋經過強化熱處理,提高了連接處錨桿4的強度,解決了普通錨桿螺紋連接部分容易斷裂的問題。
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錨桿體44上端連接釬套、釬尾后再與鉆機相連,利用鉆機鉆孔,鉆孔時,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錨桿體44側面上設有復式螺旋葉片43,且復式螺旋葉片43上設有排屑槽,具有良好的排屑功能,解決了現有自鉆錨桿松軟巖層、煤層等工況下向孔施工時排屑困難、卡鉆等問題。而注漿孔42斜向下設置在錨桿體44上,再加上錨桿體44工作時高速旋轉提供的離心力作用下,巖屑很難進入注漿孔42,可減少普通鉆錨桿4注漿前需用水和空氣洗孔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鉆孔完畢后,卸下鉆機、釬套和釬尾,將止漿塞3套在錨桿體44外側,并將止漿塞3塞入鉆出的孔內,將注漿器擰入外露在空中的錨桿體44上端的外螺紋,用壓力泵將水泥注入孔內,水泥由錨桿體44的內孔41進入,再通過錨桿體44上的斜向下設置的注漿孔42進入孔內,?孔內的空氣由止漿塞3上的氣孔排出。由于注漿孔42呈錐形,斜向下設置,增加了注漿壓力,實現全錨桿體44的壓力注漿,解決了現有自鉆式注漿錨桿注漿有時不能注滿,巖屑堵住注漿管道等問題。注漿完畢后,安裝拱形墊板2和螺母1,并旋緊螺母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火燒鋪礦;湖南科技大學,未經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火燒鋪礦;湖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851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前探梁與噴霧降塵組合裝置
- 下一篇:油層采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