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食用菌栽培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79780.9 | 申請日: | 2013-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37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正春;蔣海艷;辛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維鋒 |
| 地址: | 400036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食用菌 栽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用菌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袋。
背景技術
用塑料袋栽培生產食用菌是近年來食用菌發展代料栽培的一種生產方式。這樣栽培用的塑料袋逐步發展為食用菌專用的料袋,為食用菌產業的廣泛開展提供了很大方便,現在幾乎大部分人工栽培的食用菌都使用塑料袋栽培,未來一段時間也將繼續使用。現有的食用菌栽培袋在裝滿菌料后,需要在栽培袋上劃扣、開孔,其開孔一般需要專門的開孔設備,而且費時費力。
申請號為201020591046.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帶小孔食用菌栽培袋,所述栽培袋的袋壁設置有小孔;所述栽培袋的小孔的形狀為“Y”型、“十”型、“X”型、“O”型、“V”型、“U”型的任一種;栽培袋外套有保護袋。該專利中所述栽培袋的優點:1)省去劃口程序,解決因劃口造成殺傷菌絲,并致使出耳不齊等問題;2)節省人力和物力。上述專利的缺點是:栽培袋外需要另外套設保護袋以避免栽培袋漏氣,從而增加了用袋成本。
針對上述不足,需研制一種易于開口的食用菌栽培袋,以解決在現有的食用菌栽培袋上開口費時費力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食用菌栽培袋,該食用菌栽培袋的制造成本低,并從根本上解決了現有食用菌栽培袋需要專門的開孔設備開口,且開口費時費力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食用菌栽培袋,包括袋體,所述袋體上設置有壓痕線,所述壓痕線所圍成的形狀與袋體上栽培菌種所需開設的開口形狀相同。
進一步,所述壓痕線首尾相接并圍繞成矩形區域。
進一步,所述壓痕線所圍成區域的面積為袋體側面面積的1/3-2/3。
進一步,所述壓痕線由緊密相鄰的盲孔形成。
進一步,所述壓痕線由緊密相鄰的針孔形成,所述壓痕線上方粘貼有膠帶用于對壓痕線進行密封。
進一步,位于壓痕線所圍成區域內的膠帶與袋體粘結一體;位于壓痕線所圍成區域外的膠帶與袋體可分離式粘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食用菌栽培袋,包括袋體,所述袋體上設置有壓痕線,所述壓痕線所圍成的形狀與袋體上栽培菌種所需開設的開口形狀相同。當本實用新型的食用菌栽培袋需要開口時,只需將由壓痕線圍成的袋體區域撕下即可,既省事省力,又能保證撕口整齊、規則、均勻,進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食用菌栽培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食用菌栽培袋實施例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食用菌栽培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食用菌栽培袋,包括袋體1,所述袋體1上設置有壓痕線2,所述壓痕線2所圍成的形狀與袋體1上栽培菌種所需開設的開口形狀相同。本實施例中,所述壓痕線2首尾相接并圍繞成矩形區域,矩形開口為較常用的開口方式,使用更方便。當本實用新型的食用菌栽培袋需要開口時,只需將由壓痕線圍成的袋體區域撕下即可,既省事省力,又能保證開口規則整齊,進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壓痕線2所圍成區域的面積為袋體1側面面積的1/3-1/2。將所述壓痕線2所圍成區域面積設為袋體1側面面積的1/2-1/3,可滿足各種栽培工藝開口大小的需要。封閉的壓痕線可設為圍成區域大小不同的多條,以方便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撕開不同大小的開口。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壓痕線2由緊密相鄰的盲孔形成。采用細密相鄰的盲孔制成的壓痕線2既能夠保證袋體的密封性能,防止細菌的進入,又能夠保證壓痕線2所圍成的區域可以輕松地從袋體上撕下來。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食用菌栽培袋,包括袋體1,所述袋體1上設置有壓痕線2,所述壓痕線2所圍成的形狀與袋體1上栽培菌種所需開設的開口形狀相同。所述壓痕線2由緊密相鄰的針孔形成,所述壓痕線2上方粘貼有膠帶3用于對壓痕線2進行密封。將壓痕線2設置成由緊密相鄰的針孔組成的,使得壓痕線2所圍成的區域更易撕扯下來,然而針孔具有透氣性,為防止雜菌從針孔處進入袋體內,需要用膠帶3對壓痕線2上的針孔進行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未經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7978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