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立式沉淀砂倉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79106.0 | 申請日: | 2013-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215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興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5/08 | 分類號: | E21F15/08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張英荷 |
| 地址: | 7309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式 沉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采礦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立式沉淀砂倉。
背景技術
目前,許多在尾砂膠結充填法中使用的立式砂倉主要存在著兩大類技術難題:
一是砂倉的溢流管均采用普通淹沒式出流;冬季溢流量較小時,溢流管會頻繁的發生凍堵問題。雖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1)將溢流管管頭更換為軟管,流量較小時人工提起,流量大時人工放下;2)將電熱保溫帶螺旋狀纏繞在溢流管上,通過電熱保溫帶給溢流管加熱,防止被凍堵,但始終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立式砂倉溢流管冬季凍堵的難題。
二是輸送到砂倉中的尾砂漿體沉淀效率低下,許多細顆粒尾砂甚至部分粗顆粒尾砂也隨溢流水排走,既降低了尾砂的利用率又造成了環境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立式沉淀砂倉。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立式沉淀砂倉,包括砂倉及其上的進料管,砂倉內上部設有溢流槽,所述進料管的進料口為喇叭口,并在喇叭口處設有反射板;所述溢流槽內設有虹吸溢流管。
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虹吸溢流的發生,所述虹吸溢流管上部設有控制閥門。
為了增大沉淀面積,延長沉淀時間,設立了兩個由連通管連通的砂倉,且連通管位于溢流槽的下方。
為了有效控制兩個砂倉的連通,所述連通管設有閥門。
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采用虹吸溢流管,工作時虹吸溢流管流量迅猛,過水能力大,流入溢流槽的液體量較小時,虹吸自動破壞,斷流快速,防止了小流量溢流水凍堵溢流管的難題,同時有效的改善了漿體在砂倉內的流動性。
2、本實用新型的喇叭口和反射板能夠使尾砂漿體向四周均勻分布,使尾砂漿體的沉淀更有效。
3、本實用新型采用兩個砂倉串聯的工作方式,增大了沉淀面積,延長了沉淀時間,減小了相應的表面負荷,沉淀效率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立式砂倉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的現有立式砂倉的結構示意圖,包括豎直設置的立式砂倉1,砂倉1的上部裝有進料管4,砂倉1內上部設有溢流槽2,溢流槽2的底部設置有出水口,該出水口與溢流管10的一端相連接,溢流管10的另一端與水庫相通,溢流管之間相互獨立,砂倉之間相互獨立。
現有立式砂倉尾砂漿體自進料管直接進入到砂倉中,部分粗顆粒尾砂沉淀到砂倉沉淀區,細顆粒尾砂及水隨著進入量的增多液位不斷上升,并超過溢流槽2的頂部時,開始進入溢流槽2內,通過出水口流入溢流管10,沿溢流管10流入水庫;在冬季,如果溢流量較大時,大量的水迅猛通過溢流管10流出,如果溢流量較小,溢出的水在溢流管10內緩慢流動,容易凍結,導致溢流管3凍堵,造成立式砂倉不能使用。同時尾砂料漿通過進料管4直接進入到倉體中,對尾砂的沉淀擾動大,甚至會將已沉淀的部分尾砂攪起溢流,此種情況在砂倉料位較高時尤為嚴重。
如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立式沉淀砂倉,包括砂倉1及其上的進料管4,砂倉1內上部設有溢流槽2,進料管4的進料口5為喇叭口,并在喇叭口處設有反射板6;溢流槽2內設有虹吸溢流管3。
虹吸溢流管3上部設有控制閥門7。其包括兩個由連通管8連通的砂倉,且連通管8位于溢流槽2的下方,連通管8設有閥門9。
溢流槽2底部沒有出水口,虹吸溢流管3進入砂倉1內從溢流槽2上方伸入溢流槽2中,并不與溢流槽2底部相接觸,虹吸溢流管3頂部設有虹吸控制閥門7可以人工控制虹吸溢流管3的工作。
冬季時,兩個砂倉的連通管閥門9關閉,兩個砂倉相互獨立,虹吸控制閥門7關閉,尾砂漿體通過進料管4進入,從喇叭口5流出,經過反射板6的阻攔向四周均勻分布,然后沿砂倉1的整個斷面上升,尾砂沉到砂倉沉淀區,溢流水在液位超過溢流槽2頂部時進入溢流槽2內,當流入溢流槽2內的液體淹沒虹吸溢流管3的進水口并逐漸升高時,自動形成虹吸,將溢流槽2內的溢流水迅速排出。工作時虹吸管流量迅猛,過水能力大,流入溢流槽2的液體量較小時,虹吸自動破壞,斷流快速,防止了小流量溢流水凍堵溢流管的難題,同時有效的改善了漿體在砂倉內的流動性,提高了沉淀效率。
其他季節時,尾砂漿體通過砂倉1的進料管4進入,從喇叭口5流出,經過反射板6的阻攔向四周均勻分布,尾砂沉到砂倉沉淀區,多余的液體通過連通管8進入到另一個砂倉中,再次沉淀,尾砂沉到砂倉沉淀區,溢流水超過另一個砂倉的溢流槽2頂部進入到另一個砂倉的溢流槽2內,當流入溢流槽2內的液體淹沒虹吸溢流管3的進水口并逐漸升高時,自動形成虹吸,將溢流槽2內的液體迅速排出,此時砂倉1虹吸溢流管3的控制閥門7開啟(砂倉1的溢流管3無法形成虹吸),另一個砂倉的虹吸溢流管3控制閥門7關閉(另一砂倉的溢流管3可以形成虹吸),這樣相當于兩個砂倉串聯工作,使沉淀面積增大了一倍,沉淀時間延長一倍,相應的表面負荷減小了一倍,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反之料漿亦可從另一個砂倉進入,從砂倉1的虹吸溢流管3流出,此時砂倉1的虹吸溢流管3控制閥門7關閉,另一個砂倉的虹吸溢流管3控制閥門7開啟,故另一個砂倉虹吸溢流管無法形成虹吸,砂倉1虹吸溢流管可以形成虹吸溢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791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