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SF6 套管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77306.2 | 申請日: | 2013-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99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娜;焦強;李宏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007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f sub 套管 試驗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高電壓試驗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油-SF6套管試驗裝置,具體為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油-SF6套管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110kV、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中,油-SF6套管是一種將變壓器直接與氣體絕緣組合電器連接的設備,具有占地面積小、經濟、環境對運行無影響、抗震能力強、可靠性高等突出優點,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運行中的油-SF6套管,其一端與變壓器相連,浸漬在變壓器殼體內的變壓器油中,一端與氣體絕緣組合電器相連,浸漬在SF6氣體中。變壓器生產企業沒有SF6組合電器,一般是用油空氣套管代替油-SF6套管進行變壓器試驗,但這樣無法達到對油-SF6套管進行檢驗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油-SF6套管試驗裝置,該裝置將原先浸在SF6氣體的一端浸在變壓器油中,通過引線連接一支油空氣套管完成各種變壓器試驗,以達到變壓器和油-SF6套管一起試驗的目的。?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電流互感器,以及一端與電流互感器相連的油-SF套管;所述油-SF套管的另一端通過變徑法蘭安裝在高壓電纜箱的一端,并伸入高壓電纜箱,浸漬在高壓電纜箱內的變壓器油中;高壓電纜箱的另一端安裝有油空氣套管,油空氣套管伸入高壓電纜箱內,并浸漬在高壓電纜箱內的變壓器油中;在高壓電纜箱內油-SF6套管與油空氣套管通過連接電纜相連。?
上述的高壓電纜箱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的上端與油空氣套管相連,上部的下端設置有長度能夠調節的支架;下部的下端與油-SF套管相連;上下兩部分通過連接件連接在一起。?
上述的高壓電纜箱上連接有用于給高壓電纜箱內抽真空和注油的匯流排。?
上述的高壓電纜箱能夠以每步18°水平旋轉。?
上述的連接電纜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支撐連接電纜的電纜支撐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類似變壓器上部的升高座,位于變壓器上部通過將高壓電纜箱一端連接油-SF6套管,另一端安裝油空氣套管,將油-SF6套管和油空氣套管浸漬在高壓電纜箱里的變壓器油中,中間用連接電纜連接,有效解決了在無SF6組合電器情況下用變壓器油替代SF6氣體完成變壓器試驗。該試驗裝置能夠適應多種型號和廠家的SF6套管,滿足各電壓等級的放電距離,節省資源,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為油空氣套管;2為高壓電纜箱;3為連接電纜;4為變徑法蘭;5為油-SF6套管;6為電流互感器;7為匯流排;8為支架;9為電纜支撐件;10為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電流互感器6,以及一端與電流互感器6相連的油-SF6套管5;所述油-SF6套管5的另一端通過變徑法蘭4安裝在高壓電纜箱2?的一端,高壓電纜箱2分為上下兩部分,且能夠以每步18°水平旋轉,上部的上端與油空氣套管1相連,油空氣套管1伸入高壓電纜箱2內,浸漬在高壓電纜箱2內的變壓器油中,上部的下端設置有長度能夠調節的支架8;下部的下端與油-SF6套管5相連,油-SF6套管5伸入高壓電纜箱2內,浸漬在高壓電纜箱2內的變壓器油中;在高壓電纜箱2內油-SF6套管5與油空氣套管1通過連接電纜3相連,連接電纜3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支撐連接電纜3的電纜支撐件9,如圖2所示,高壓電纜箱2的上下兩部分通過連接件10連接在一起;如圖3所示,高壓電纜箱2上連接有用于給高壓電纜箱2內抽真空和注油的匯流排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773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