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69165.X | 申請日: | 2013-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47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麗敏;馬萬太;陳蔚芳;朱銀龍;于浚烽;胡麗蓉;繆彩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D11/00 | 分類號: | G01D11/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線 傳感器 通用 接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無線傳感器的通用接口。
背景技術
進入21世紀以后,計算與通信的發展和進步大大推動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發展,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研究已經成為通信行業的熱點領域。無線傳感器網絡由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多個具有無線通信、傳感、數據處理功能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組成。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一般由感知模塊(傳感器),數據處理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和電源模塊組成。
傳統中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中,把傳感器集成在無線通信模塊上,需要考慮傳感器尺寸大小,傳感器供電電壓與無線通信模塊供電電壓不相同時需要另外進行供電,這些問題給傳感器尺寸、傳感器供電電壓的選擇帶來了一定的限制。此外,一旦將傳感器集成在無線通信模塊上之后,傳感器更換將比較復雜,有的甚至需要更改無線通信模塊的電路,重新焊制電路模塊。以上所述問題阻礙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發展,如何將傳感器與無線模塊進行更好的結合成為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把傳感器和無線通信模塊連接起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把傳感器集成在無線通信模塊上時需要考慮傳感器尺寸和供電電壓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其特征是:包括供電電路和電流信號與電壓信號轉換電路。供電電路連接無線傳感器,為無線傳感器提供工作所需的供電電壓,電流信號與電壓信號轉換電路的輸入端連接無線傳感器,輸出端連接無線通信模塊,將無線傳感器輸入的電流信號轉換成電壓信號輸出給無線通信模塊或進行電壓信號的直接傳輸。
所述供電電路包括一個直流電源、五個開關和四個電阻,直流電源和電阻R1串聯,開關S5和電阻R1并聯,開關S2和電阻R2串聯,開關S3和電阻R3串聯,開關S4和電阻R4串聯,開關S2、開關S3、開關S4的另一端均和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2、電阻R3、電阻R4的另一端均接地,開關S1的一端和開關S2、開關S3、開關S4、電阻R1的連接點連接,另一端接地,開關S1兩端的電壓為供電電壓。
所述電流信號與電壓信號轉換電路包括三個開關和兩個電阻,開關S7與電阻R5串聯,開關S8與電阻R6串聯,開關S6的一端和開關S7、開關S8的另一端連接,開關S6的另一端和電阻R5、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傳感器輸出信號的一端和開關S6、開關S7、開關S8的連接點連接,另一端和開關S6、電阻R5、電阻R6的連接點連接,兩個連接點間的端電壓為轉換電路的輸出電壓。
所述直流電源輸出電壓為24V。
所述電阻R5為250Ω,電阻R6為500Ω。
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能夠將傳感器和無線通信模塊連接起來,匹配不同信號(電壓信號、電流信號)要求的傳感器,為不同工作電壓的無線傳感器提供供電電壓,并且,對傳感器的尺寸要求不限,不再局限于無線通信模塊的電路和尺寸,解決了把無線傳感器集成在無線通信模塊上時需要考慮傳感器尺寸和供電電壓等問題,使得無線通信模塊的發展能夠不受傳感器限制,同時傳感器選擇的通用性、靈活性增加,不再受傳統的無線通信模塊的尺寸限制。
附圖說明
圖1是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時的網絡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連接傳感器和無線通信模塊時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電路中供電電路的電路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電路中電流信號與電壓信號轉換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時的網絡結構圖,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將傳感器和網絡節點連接起來。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連接傳感器和無線通信模塊時的結構圖,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包括供電電路和電流信號與電壓信號轉換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6916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智能手機的智能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組裝機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