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潮流能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67692.7 | 申請日: | 2013-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05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華霄;王勇;逯建偉;王闊;田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3B13/26 | 分類號: | F03B13/2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秦雯 |
| 地址: | 2501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潮流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潮流能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太陽等引力作用下形成的周期性海水漲落現象,海水潮汐伴隨兩種運動形態:一是漲潮和退潮引起的海水垂直升降,即通常所指的潮汐;二是海水的水平運動,即海流。前者(海水垂直升降)所攜帶的能量(潮汐能)為勢能;而后者所攜帶的能量(潮流能)為動能。與其他發電方式相比,利用潮流能發電有以下特點:潮流能使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潮流能的能量密度遠大于風能和太陽能,且總儲量巨大;潮流能是一種可隨時間、空間而變化的能源,但其變化有規律可循,并可提前預測預報;潮流能發電無需攔海建壩,對海洋環境影響小。由于潮流發電具有以上優勢,因此其必將成為21世紀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申請號是201110147764.X、申請名稱是“振蕩式潮流發電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中,公開了一種潮流能發電的裝置,該裝置包括底座、立柱、潮流吸能板、發電油缸、液壓儲能器、發電機和發電液壓馬達,其中立柱安裝在底座上,立柱上至少安裝有一個擺動臂,擺動臂與立柱之間連接有發電油缸,擺動臂的兩端均安裝有潮流吸能板,發電油缸與安裝在立柱上的液壓儲能器通過油管連接,液壓儲能器再通過油管與發電液壓馬達連接,發電液壓油馬達、液壓儲能器和發電機均安裝在立柱上,發電液壓馬達與發電機連接。該裝置利用潮流通過液壓驅動實現機械能向電能的轉化,在水平方向上潮流吸能板能上下振蕩,壓縮發電油缸,產生高壓液壓油,進而帶動發電機發電,其可靠性高,故障率低。但是結構復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潮流能發電裝置,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潮流能發電裝置,包括懸浮部分、吸能部分、傳動部分和發電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浮部分包括懸浮體;所述吸能部分包括翼板、與翼板鉸接在一起的擺臂;傳動部分包括與擺臂鉸接的傳動部件、與所述傳動部件連接的飛輪、與所述飛輪鉸接的軸Ⅱ,所述軸Ⅱ連接發電部分。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傳動部件包括與擺臂鉸接的軸Ⅲ、與軸Ⅲ連接的連桿Ⅱ,所述連桿Ⅱ與所述飛輪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吸能部分還包括翼板擺動調節部分,所述翼板擺動調節部分包括安裝在所述軸Ⅱ上的鉸鏈四桿機構、在鉸鏈四桿機構的擺桿帶動下運動的同步帶傳動Ⅰ和同步帶傳動Ⅱ,所述同步帶傳動Ⅱ中的從動帶輪安裝在翼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鉸鏈四桿機構包括曲柄、連桿Ⅰ、擺桿,所述曲柄安裝在所述軸Ⅱ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翼板為兩塊,對稱安裝在所述擺臂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潮流發電裝置,本裝置借助懸浮部分實現裝置的懸浮,通過吸能部分實現潮流能的采集,通過傳動部分實現與發動部分連接的傳動軸的連續轉動,且翼板擺動角度的大小能進行適度調節。本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便利、實施效果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示意圖一,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示意圖二,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示意圖三,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示意圖四,其中1?翼板、2?懸浮體、3?支撐架、4?擺臂、5?同步帶Ⅰ、6?同步帶輪?、7?軸Ⅰ、8?同步帶Ⅱ、9?擺桿、10?連桿Ⅰ、11?軸Ⅱ、12?軸承、13?飛輪、14?連桿Ⅱ、15?軸Ⅲ、16曲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實施例一: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潮流能發電裝置,該裝置包括懸浮部分、吸能部分、傳動部分和發電部分,懸浮裝置包括了懸浮體2,本實用新型中的懸浮體2為鋼架式結構,對稱設置的鋼架式懸浮體2使用螺栓安裝在支撐架3上,使用時懸浮體2漂浮在海面上,支撐架3的下部浸于海水中。吸能部分包括翼板1、與翼板1鉸接在一起的擺臂4,翼板1為兩塊,對稱安裝在擺臂4的兩側。
傳動部分包括與擺臂4鉸接的傳動部件、與該傳動部件連接的飛輪13、與飛輪13鉸接的軸Ⅱ11,軸Ⅱ11通過軸承12與支撐架3連接。軸Ⅱ11連接發電部分。當軸Ⅱ11在傳動部件帶動下連續轉動后,帶動發電部分實現動能向電能的轉化。傳動部件包括與擺臂4鉸接的軸Ⅲ15、與軸Ⅲ15連接的連桿Ⅱ14,連桿Ⅱ14與飛輪13鉸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6769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巖層運動在線監測裝置及其監測方法
- 下一篇:三維激光掃描測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