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散熱孔的玻璃退火窯輥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66695.9 | 申請日: | 2013-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94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景忠;劉天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景忠 |
| 主分類號: | C03B25/00 | 分類號: | C03B25/00 |
| 代理公司: | 秦皇島市維信專利事務所 13102 | 代理人: | 許久利 |
| 地址: | 066001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玻璃 退火 輥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生產線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帶散熱孔的玻璃退火窯輥子。
背景技術
按照玻璃退火工藝要求,玻璃生產線退火窯內的溫度需要以退火溫度曲線為依據進行控制,并且對窯內邊部溫度與中間部位溫度的溫差即“橫向溫差”有嚴格的要求。作為承托和輸送玻璃的退火窯輥子,由于與高溫玻璃直接接觸,且數量眾多,其對窯內溫度的控制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目前的玻璃退火窯輥子是由輥體、分別置于輥體兩端的過渡軸、位于一過渡軸外端的傳動端軸頭和位于另一過渡軸外端的非傳動端軸頭同軸線連接組成,它們都是空心的。在玻璃退火過程中,玻璃及輔助電加熱的熱量使輥子空心腔內的氣體受熱膨脹,這些氣體從傳動端軸頭或非傳動端軸頭的中心孔排放到玻璃退火窯所在的廠房內。上述過程中,一方面使玻璃退火窯內的熱量流失,造成窯內熱量的損失和浪費,并且導致廠房內溫度升高,工人的工作環境惡化;另一方面由于輥子散熱受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難以控制,給玻璃退火窯內的溫度控制帶來困難:另外,由于受退火窯外部周圍環境的影響,經常發生玻璃退火窯傳動端和非傳動端某側的風壓遠大于另一側風壓,這時就會產生風通過玻璃退火窯輥子中心孔從一側吹向另一側的現象,該現象使玻璃退火窯輥子的溫度產生較大的變動,進而影響玻璃退火窯內溫度,加大了玻璃退火窯內的“橫向溫差”,會嚴重影響玻璃的生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更多和更好的利用玻璃退火的熱量,減少窯內熱量損失,有利于窯內退火溫度控制,縮小“橫向溫差”的帶散熱孔的玻璃退火窯輥子。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散熱孔的玻璃退火窯輥子,它包括有輥體、分別位于該輥體兩端的過渡軸、位于所述一過渡軸外端的傳動端軸頭和位于所述另一過渡軸外端的非傳動端軸頭,所述的輥體、過渡軸、傳動端軸頭和非傳動端軸頭分別為空心結構且同軸線連接;在所述兩過渡軸的空心腔內靠近所述傳動端軸頭和所述非傳動端軸頭的部位分別設置有空心腔封堵板,在所述兩過渡軸的軸體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過渡軸和所述輥體的空心腔相通的過渡軸散熱孔。
所述的輥體通過分別置于其兩端的環形軸肩板與所述的兩過渡軸相連接,在所述的各環形軸肩板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輥體和所述過渡軸的空心腔相通的軸肩散熱孔。
所述的過渡軸散熱孔在各過渡軸的軸體上沿周向均布設置至少兩個。
所述的軸肩散熱孔在各環形軸肩板上沿周向均布設置至少兩個。
本實用新型在玻璃退火窯輥子的空心腔內設置空心腔封堵板,阻止輥體和過渡軸空心腔內的熱氣通過輥子軸頭中心孔向外流出,同時阻止外部的冷空氣進入,并通過開設在過渡軸或環形軸肩板上的散熱孔使玻璃退火窯輥子空心腔內產生的熱氣排放到玻璃退火窯內邊部區域。其產生的有益效果是:①使窯內形成相對更加封閉的溫度環境,減少了外部不確定因素對窯內溫度的影響,有利于玻璃退火窯內的溫度控制。②使玻璃退火過程中的熱量得到有效利用,提高退火窯邊部溫度,縮小橫向溫差,使玻璃退火環境溫度更穩定、更均勻、更容易控制,提高玻璃質量。③減少輔助電加熱的使用,節約電能,有利于節能減排。④減少玻璃退火過程中炸板和斷板現象的發生,提高玻璃產量。⑤可降低退火窯所在廠房內溫度,給工人提供相對舒適的工作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帶散熱孔的玻璃退火窯輥子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帶散熱孔的玻璃退火窯輥子與退火窯體相對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實施例1
如附圖1,本帶散熱孔的玻璃退火窯輥子包括有輥體1、分別位于該輥體1兩端的過渡軸2、位于所述一過渡軸2外端的傳動端軸頭3和位于所述另一過渡軸2外端的非傳動端軸頭4,所述的輥體1、過渡軸2、傳動端軸頭3和非傳動端軸頭4分別為空心結構且同軸線連接;在所述兩過渡軸2的空心腔內靠近傳動端軸頭3和非傳動端軸頭4的部位分別設置有空心腔封堵板5,在所述兩過渡軸2的軸體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過渡軸2和所述輥體1的空心腔相通的過渡軸散熱孔6。
實施例2
如附圖1,所述的輥體1通過分別置于其兩端的環形軸肩板7與所述的兩過渡軸2相連接,在所述的各環形軸肩板7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輥體1和所述過渡軸的空心腔相通的軸肩散熱孔8。
實施例3
如附圖1,在所述兩過渡軸2的軸體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過渡軸2和所述輥體1的空心腔相通的過渡軸散熱孔6,同時,在所述的各環形軸肩板7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輥體1和所述過渡軸的空心腔相通的軸肩散熱孔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景忠,未經劉景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6669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