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快速軸承注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65144.0 | 申請日: | 2013-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52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徐狄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虞市豐達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7/38 | 分類號: | F16N7/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363***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軸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制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軸承注脂用的保持座。
背景技術
軸承在使用過程中為了提高壽命及性能,需要對其進行注入油脂,油脂量的控制也尤為重要,注脂量過少,易造成缺脂或干摩擦,影響壽命。注脂量過多則會導致潤滑脂的大量泄漏,既污染環境,又造成浪費。現有的注脂一般為傳統手工化注脂,且注脂不均勻,有些工作部位還無法一次注入,費時費力,效率低下;有些大的工廠采用采用全自動化注脂設備進行注脂,一般結構較為復雜,制造成本高,且設備體積大,不適合小產量的加工廠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且注脂效果好的快速軸承注脂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快速軸承注脂裝置,包括存放潤滑油脂的桶體、固定軸承的保持座及輸油管,該輸油管的一端與桶體連接,另一端與保持座連接;所述保持座包括座體,座體上端面為一置放軸承的注脂臺,注脂臺的上端面為水平結構,所述座體的前部設有一用于感應軸承的傳感器,該傳感器連接一控制裝置;座體的底部設有一容置黃油的腔室,輸油管通過連接一氣動泵后與腔室連通,該氣動泵與控制裝置連接,當傳感器將感應到軸承的信號輸送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開始控制氣動泵動作;注脂臺上端面設有凸起,各凸起呈圓周均布于注脂臺上,各凸起上沿豎直方向設有與腔室連通的排油孔。本裝置通過傳感器和氣動泵的配合,實現自動進行注脂,操作便捷,效率高。
進一步的,所述傳感器設于一支架上,且與支架可上下移動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各凸起之間為一弧形結構的定位部。
作為優選,所述凸起沿水平方向的切面為扇形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凸起沿豎直方向的切面為梯形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排油孔為錐形。
作為優選,所述排油孔出口端的直徑為3-6mm。
進一步的,所述座體為圓柱形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凸起的數量為11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裝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合小產量時進行半自動注脂;其使用方便,注脂效率高,潤滑范圍大,可提高軸承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保持座的俯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3所示,一種快速軸承注脂裝置,包括存放潤滑油脂的桶體5、固定軸承的保持座及輸油管6,該輸油管6的一端與桶體連接,另一端與保持座9連接;所述保持座9包括座體1,座體1上端面為一置放軸承的注脂臺11,注脂臺的上端面為水平結構,所述座體1的前部設有一用于感應軸承的傳感器8,該傳感器連接一控制裝置;座體1的底部設有一容置黃油的腔室2,輸油管通過連接一氣動泵7后與腔室2連通,該氣動泵與控制裝置連接,當傳感器將感應到軸承的信號輸送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開始控制氣動泵動作;注脂臺上端面設有凸起12,各凸起12呈圓周均布于注脂臺上,各凸起12上沿豎直方向設有與腔室2連通的排油孔13。使用時,將軸承置于注脂臺11上,將軸承中的注油部位對準在凸起上,而油桶的輸油管連接至腔室2內,當傳感器感應到注脂臺上置放有軸承時,將信號傳輸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接收到信號后開始控制氣動泵動作,氣動泵將桶體內的油脂泵向腔室內,繼而油脂從排油孔中泵向軸承的注油部位,本裝置可以時注油效率提高,其注油范圍廣,增加了軸承的使用壽命;每個凸起對應于軸承的鋼球之間,進行定位,同時將油脂順利注入,其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使用于小產量的加工廠。
為了使傳感器的使用與不同高度的保持座,將所述傳感器8設于一支架81上,且傳感器8可以于支架81上下來回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各凸起12之間為一弧形結構的定位部14。用于對軸承中鋼球的定位;所述凸起12沿水平方向的切面為扇形結構,凸起12沿豎直方向的切面為梯形結構,使軸承的注油部位更加便捷的固定在凸起內。
作為優選,可以將所述排油孔13設置為錐形結構,上小下大,有助于油脂的注入。為了更好的控制油脂的注入量,可以將排油孔13出口端的直徑設置在3-6mm之間,優選3mm。
為了方便拿握,增加手感,可將所述座體1設成圓柱形結構。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虞市豐達軸承有限公司,未經上虞市豐達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651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易拉罐生產用兼容鋼鋁卷共用的沖杯進料潤滑系統
- 下一篇:絕緣機油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