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化電纜短路接地和溫度故障指示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64025.3 | 申請日: | 2013-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45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超;胡華;賈鐵柱;王峰;趙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張家口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8 | 分類號: | G01R31/08;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科誠專利事務所 13113 | 代理人: | 馬淑文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化 電纜 短路 接地 溫度 故障 指示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系統配電電纜網絡中的故障指示裝置,特別是涉及應用于6-35千伏交流配電系統中的智能化電纜短路接地和溫度故障指示器。
背景技術
在電力系統配電網絡中,例如城市環網,若某一級配電網絡分支回路中發生了短路或接地故障,其上一級的繼電保護系統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分斷。在分斷保護過程發生后,會造成屬于此級網絡的分支回路全部斷電。因此希望在斷電后有一種指示裝置能夠及時準確地定位電纜故障區段,以便縮短故障查找時間,縮短停電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目前進行的配網自動化系統未對電纜出線進行必要的參數和狀態的監測,導致故障查找和運行維護人員無法從監控中心獲得必要信息,而主要依靠人工逐段式巡線查找,效率低下。由于使用電池供電,在潮濕環境下電池漏電嚴重,指示器使用壽命大大降低,產品維護工作量大。所以為適應智能化電網技術的創新和推廣應用,短路和接地故障指示器必須具備智能化的功能和特性。本項目通過對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報警狀態的遠程遙信和對電纜溫度參數的遙測,達到了利用故障指示器實現故障區段的快速確定和對故障電纜頭的及時處理。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電纜故障指示器存在的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智能自適應判據的,可以方便實現配網自動化的智能型的電纜短路接地和溫度故障報警的指示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
智能化電纜短路接地和溫度故障指示器,該指示器包括傳感器高壓區和主機低壓區,所述傳感器高壓區包括和所述主機低壓區相連接的短路傳感器單元、溫度傳感器單元和接地傳感器單元。
所述故障指示器還包括數據匯集器和中央控制室,所述數據匯集器接收來自主機低壓區的數據并將該數據傳輸給中央控制室實現遠程監控。
所述短路傳感器單元包括相互連接的短路電流傳感器、短路故障處理電路和第一電光轉換電路。
所述溫度傳感器單元包括溫度檢測電路、控制電路和第二電光轉換電路。
所述接地傳感器單元包括接電流傳感器、接地信號處理電路和第三電光轉換電路。
所述主機包括光敏接收電路、中央處理器單元、串行通訊電路、電源轉換電路和報警指示電路。
所述短路電流傳感器為電磁感應I/V傳感器。
所述接地電流傳感器為電磁感應I/V變換器。
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智能化電纜短路接地和溫度故障指示器,能夠提高短路和接地故障報警準確率,快速實現故障區段定位,降低維護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系統構成框圖;
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短路故障傳感器的構成框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接地故障傳感器的構成框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溫度傳感器的構成框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機的構成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圖,智能化電纜短路接地和溫度故障指示器,該指示器包括傳感器高壓區和主機低壓區,所述傳感器高壓區包括短路傳感器單元,用于將相間短路故障信號經短路故障處理單元處理后通過第一電光轉換電路傳輸給低壓區的主機;溫度傳感器單元,用于采集電纜正常運行時三相電纜頭的溫度及其變化情況,并將溫度信息存儲保存后傳輸給低壓區的主機;接地傳感器單元,用于監測零序電流的大小和零序電流的變化情況,根據智能自適應算法作為接地故障的判據,將接地故障信號通過第三電光轉換電路傳輸給低壓區的主機;主機低壓區,用于接收和處理短路傳感器單元、溫度傳感器單元和接地傳感器單元傳輸的數據信息。
????所述短路傳感器單元包括相互連接的短路電流傳感器1、短路故障處理電路2和第一電光轉換電路3。短路電流傳感器1、短路故障信號處理電路2和電光轉換電路3包封于一體構成短路傳感器;其中該短路電流傳感器1是個電磁感應I/V變換器,安裝在各相相線上,其輸出信號進入短路故障處理電路2,所述短路故障處理電路2輸出的信號經電光轉換電路3轉換成光信號,經過塑料光纖17輸送到主機,經光敏接收電路10轉換成電信號后傳給中央處理器單元CPU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張家口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張家口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640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魔芋葡甘聚糖抗菌保鮮膜
- 下一篇:門框第一刀沖裁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