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振動發聲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62535.7 | 申請日: | 2013-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896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湯赟;周榮冠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聲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9/06 | 分類號: | H04R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93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青島路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振動 發聲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振動發聲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包含骨導傳聲器的振動發聲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而便攜式多媒體視聽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等作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體驗終端設備,人們對其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對其音效的性能要求,不再滿足于高中頻的音效,更追求低頻音效。而運用在終端設備上的發生裝置卻更著重于高中頻的發聲,由此,能夠產生低頻發聲的振動發聲系統便得以發展和優化。
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振動發聲系統包括共振介質以及與共振介質抵接并驅動其振動發聲的振動器,所述振動器包括設有容納空間的盆架以及位于容納空間中的振動系統和磁路系統,當振動器振動時,盆架容易碰到共振介質從而產生異音。
因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振動發聲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防止異音產生的振動發聲系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振動發聲系統,所述振動發聲系統包括共振介質以及與共振介質抵接并且驅動其振動發聲的振動器,所述振動器包括振動單體以及包裹所述振動單體的柔性套,所述柔性套與所述共振介質抵接。
優選的,所述柔性套包括頂壁、與共振介質抵接的底壁、連接頂壁與底壁的側壁,頂壁、底壁以及側壁共同構成收容振動單體的收容空間。
優選的,所述振動單體為電磁式振動器。
優選的,所述振動單元還設有與盆架連接的限位環,所述限位環位于盆架與柔性套的底壁之間。
優選的,所述振動單體包括與柔性套的頂壁抵接的第一導磁板、與第一導磁板蓋接形成收容空間的盆架、線路板以及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間中的振動系統和磁路系統,所述振動系統包括與柔性套的底壁抵接的振動板、置于振動板上的第二導磁板以及與固持于所述盆架上的彈片,所述磁路系統包括置于第一導磁板上的線圈、鐵芯以及磁鋼。
優選的,所述第二導磁板設有主體部以及自主體部向外部延伸的安裝部。
優選的,所述線路板上設有與所述線圈電連接的焊盤,所述焊盤有兩個,每個焊盤呈“工”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盆架與焊盤對應位置設有第一出線口,所述柔性套設有與所述第一出線口相通的第二出線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柔性套包裹整個振動單體,可以起到防塵、美觀的作用;柔性套的底壁與共振介質抵接,柔性材料具有很強的吸附力,這種結構相對于將振動板直接耦合在共振介質上而言耦合效果更好;另外,當振動單體振動時,避免了盆架或限位環直接撞擊到共振介質從而產生異音,不僅可以防止異音的產生,并且還可以避免器件的損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振動發聲系統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振動發聲系統的立體圖;
圖3是圖2所示沿A-A線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振動發聲系統的部分結構組裝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及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振動發聲系統200,其包括共振介質40以及置于共振介質40上并且可驅動其振動發聲的振動器100。在本實施方式中,共振介質40以桌面為例。
一并參照圖3及圖4所示,所述振動器100包括振動單體20以及包裹所述振動單體20的柔性套10,振動單體20為電磁式振動器,當然,振動單體20也可為其它振動器,只要能驅動共振介質產生共振,從而發出低頻聲音的振動器即可;柔性套10由橡膠或硅膠等柔性材料制成。柔性套10包括頂壁11、與共振介質40抵接的底壁13以及連接頂壁11與底壁13的連接壁12,頂壁11、底壁13以及連接壁12共同構成收容振動單體20的收容空間。底壁13設有通氣孔130,通氣孔130可以起到散熱的作用。
所述振動單體20包括與柔性套10的頂壁11內表面抵接的第一導磁板21、與第一導磁板21蓋接形成收容空間的盆架29、線路板25以及容置于所述收容空間中的振動系統和磁路系統。所述線路板25上設置有與線圈22引線連接的焊盤250,焊盤有250兩個,每個焊盤250呈“工”形結構。所述盆架29包括側壁291以及自側壁291彎折延伸的彎折部292,所述彎折部292與柔性套10的底壁13相對設置并且形成一定的間隙;盆架29與線路板25的焊盤250的對應位置設有第一出線口290,柔性套10對應第一出線口290的位置設有第二出線口123,第一出線口290與第二出線口123相通,外部電路可以通過第一出線口290與第二出線口123與線路板25上的焊盤250連接,從而實現給線圈22通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聲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經瑞聲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6253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