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向熱力膨脹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57633.1 | 申請日: | 2013-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85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欽廉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欽廉 |
| 主分類號: | F16K1/14 | 分類號: | F16K1/14;F16K1/32;F16K27/02;F16K47/00;F25B4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5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向 熱力 膨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制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制冷系統中的節流控制元件。
背景技術
在制冷空調及熱泵系統中通過壓縮機工作把冷媒壓縮,冷媒在壓縮增壓過程中會釋放熱量,反之會吸收熱量,壓縮后的冷媒經冷凝器散發熱量后進入熱力膨脹閥節流降壓,使液態冷媒在降壓蒸發成氣態后進入蒸發器吸收熱量,再從回氣管進入壓縮機壓縮循環工作,達到制冷效果。熱力膨脹閥是制冷系統一個非重要的節流降壓自控元件,在冷凍冷藏設備、空調及熱泵設備系統中廣泛應用,為了系統可以進行冷熱切換,傳統做法是在管路上并聯安裝兩個膨脹閥及兩個單向閥,一個正向節流,另一個反向節流,以切換冷媒流向,這種設計形式系統管路復雜,占用空間較大,設備成本較高,如要系統簡化,熱力膨脹閥必須具有雙向節流功能,即雙向熱力膨脹閥,但現有的雙向熱力膨脹閥結構復雜,生產加工繁瑣,制造成本昂貴,穩定性較差。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性能穩定,生產加工簡易,制造成本低廉的雙向熱力膨脹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決熱力膨脹閥達到雙向節流的技術問題,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制造加工方便,制造成低廉具有雙向節流功能的雙向熱力膨脹閥,有效地降低了制冷設備系統成本及雙向熱力膨脹閥成本,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向熱力膨脹閥,包括動力頭組件、調節組件以及主閥體,所述主閥體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間設置有聯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聯通孔的一端設置有反向節流口,所述聯通孔與所述第一接口直接相通并基本同軸設置,所述反向節流口整體位于所述第二接口的通道范圍內并且相通。
所述聯通孔與所述反向節流口同軸設置。
所述主閥體具有空腔以及導向孔,所述導向孔上形成正向節流口,所述正向節流口通過傳導桿的移動來調節開度,并且,所述空腔和所述聯通孔通過所述導向孔相連通。
所述空腔與所述第二接口之間通過斜孔進行連通。
所述聯通孔與反向節流口之間優選錐形過渡。
所述聯通孔內靠近所述反向節流口的一側設置有單向封堵部件,所述單向封堵部件使得冷媒只能朝一個方向流過所述反向節流口。
所述單向封堵部件為金屬或塑料等非金屬材料制成的球體。
所述傳導桿與球體接觸的表面設置有軟性材料制成的防護套。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加工方便,能夠滿足雙向熱力膨脹閥的功能要求,并且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中:1-感溫包,2-通過毛細管,3-動力頭蓋,4-彈性膜片,5-動力頭座,6-主閥體,7-傳導桿,8-第一接口,9-第二接口,10-聯通孔,11-單向封堵部件,12-反向節流口,13-傳動片,14-密封圈,15-導向孔,16-斜孔,17-空腔,18-支架,19-彈簧,20-調節塊,21-調節螺桿,22-調節座,23-密封圈,24-閥帽,25-正向節流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雙向熱力膨脹閥由動力頭組件、調節組件及主閥體三大部份組成,其中動力頭由感溫包1、毛細管2、動力頭蓋3、彈性膜片4及動力頭座5組成,感溫包1通過毛細管2與動力頭蓋3聯接,彈性膜片4在動力頭蓋3與動力頭座5中間隔開,使感溫包1、毛細管2、動力頭蓋3與彈性膜片4之間形成一個密封的空間,注入感溫劑后會根據感溫包1接觸到的系統管路蒸發溫度改變動力頭感溫劑壓力,使彈性膜片4產生位移,彈性膜片4產生的位移經傳動片13推動傳導桿7調節冷媒流量。
主閥體6是一個節流機構,閥體中心有一個導向孔15,下部有一個空腔17,空腔17與接口9之間有斜孔16連通,導向孔15在空腔底面的孔口是正向節流口25,導向孔15中設有一支帶有錐度的傳導桿7,傳導桿7一端設有密封圈14、及傳動片13,傳動片13緊貼彈性膜片4,傳導桿7另一端與調節組件聯接.
調節組件由調節座22、彈簧19、調節螺桿21、調節塊20、支架18及密封圈23組成,外部還設有一個閥帽24,主要是通過轉動調節螺桿21移動調節塊20,經彈簧19及支架18調節傳導桿7的錐面與正向節流口25之間的距離確定過熱度,傳導桿7錐面與正向節流口25在同一圓心上,當動力頭壓力產生變化,彈性膜片4產生位移,通過傳動片13推動傳導桿7,傳導桿7的移動改變傳導桿7錐面與正向節流口25的距離,從而調節冷媒流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欽廉,未經王欽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576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信息裝置以及其間隙控制方法
- 下一篇:基于碲鎘汞探測技術的高速通道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