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采氣廢水脫硫凈化預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56577.X | 申請日: | 2013-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60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向榮;王啟華;舒忠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達州軍華油田工程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楊軍 |
| 地址: | 63615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水 脫硫 凈化 預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氣廢水脫硫凈化預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氣田水是伴隨天然氣開采過程而產生的礦化度較高的地層水,且氣井不同以及采氣的階段不同,氣田水的水質水量差異較大。普光氣田水成分復雜,色度深,并伴有強烈的惡臭,主要含有很高的硫化氫/物、油類、氯化物、懸浮物、礦物鹽和有機物等污染物。
普光氣田是我國已投產的規模量大、豐產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裝氣田。是國內探明高含H2S和CO2的最大氣田。目前混合氣產能進一步上升到150×108m3/a的水平。大部分生產井采氣過程中在井口產生廢水,合計產生量約700~1000m3/d,這種廢水量隨著開采的深入會越來越多,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機成分(硫醇、瀝青質、石蠟等)和大量無機成分(如硫化氫、鹵化物、碳酸鹽、硫酸鹽、硅酸鹽)及泥沙等。該類廢水具有成分復雜,組成差異大,氣味惡臭、毒性強和含鹽量大、有機物成分復雜濃度高、含有有毒硫化物(清溪雙廟站點除外)等特點。
普光氣田地處長江上游,距三峽庫區近在咫尺。井口采氣廢水中硫化物超過排放標準數千倍,COD超標數十倍甚至近百倍,氯根超標高達100倍以上,此外還含有石油類、異常惡臭的硫醇和井下作業殘液等。
目前普光氣田對采氣廢水采用的處理方法是:通過普光地面集輸工程的配套設施與污水處理站凈化處理收集各個井口的采氣廢水,主要處理來自各采氣站場井口廢水。處理工藝流程主要是通過氣浮、絮凝沉淀、過濾等方法分離出懸浮物固體,其液相通過氧化等一系列處理手段達到回注水標準后直接回注地層。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處理水回注能力有限,目前回注難以持久進行,已經影響到氣田的正常生產。
然而現有脫硫所采用的設備體積較大,工藝復雜,且脫硫效果不佳,成本較高,無法適應采氣廢水脫硫處理,同時不能廣泛使用,已不能滿足人們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氣廢水脫硫凈化預處理裝置,解決現有脫硫設備體積較大,工藝復雜,且脫硫效果不佳,成本較高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采氣廢水脫硫凈化預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氧化反應罐、絮凝混合罐、過濾機。
進一步地,所述氧化反應罐還連接有用于儲存廢水的儲罐。
再進一步地,所述過濾機還連接有用于儲存脫硫后廢水的清液儲罐。
更進一步地,所述氧化反應罐包括罐體,設置于罐體下方用于支撐罐體的支腳,設置于罐體內的第一攪拌器,以及設置于罐體上方用于驅動第一攪拌器轉動的第一電機;所述罐體頂端還設有進液口、抽氣口、第一放空閥、氧化劑加料閥、酸加料閥,底端設有出液口;所述進液口與儲罐相連通,出液口與混凝混合罐連通。
另外,所述絮凝混合罐包括混合罐體,設置于混合罐體下方用于支撐混合罐體的支撐腳,設置于混合罐體內的第二攪拌器,以及設置于混合罐體上方用于驅動第二攪拌器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混合罐體頂端還設有進料口、排氣口、第二放空閥、燒堿加料閥、PAC加料閥和PAM加料閥,底端設有出料口;所述進料口與出液口相連,出料口與過濾機相連。
此外,所述過濾機為板框過濾機。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氧化反應罐和混凝混合罐均由PP材質制作而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設置了氧化反應罐,且氧化反應罐上設有氧化劑加料閥和酸加料閥,可通過氧化劑加料閥向氧化反應罐內加入雙氧水,另外通過酸加料閥向氧化反應罐內加入鹽酸調節氧化條件,從而對廢水中的硫化氫進行徹底脫除,避免H2S進入空氣中造成二次污染,給現場和周邊營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2)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絮凝混合罐,且在絮凝混合罐上設有PAC加料閥和PAM加料閥,通過上述兩個加料閥向絮凝混合罐內加入相應的物質,從而實現PAC和PAM完美的配合,絮凝處理廢水中膠體硫和懸浮物機雜等,達到反應時間短、渣泥產生量少,凈化效果好。
(3)本實用新型的工藝流程簡單合理,設備安裝緊湊,占地面積少,方便與其他工藝配套使用,且投資費用、運行費用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工藝流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氧化反應罐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絮凝混合罐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達州軍華油田工程服務有限公司,未經達州軍華油田工程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565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