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安全帽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56433.4 | 申請日: | 2013-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94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江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2B1/24 | 分類號: | A42B1/24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帽,尤其涉及一種具有佩戴狀態監測的安全帽。
背景技術
安全帽是施工人員在施工場所必須佩帶的防護裝置,安全帽對人體頭部受外力傷害時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施工現場發生的傷亡事故,特別是物體打擊和高空墜落事故表明:凡是正確佩帶安全帽,就會減輕和避免事故的后果;如果沒有安全帽,就會失去它保護頭部的防護作用,使人受到嚴重傷害。由于某些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存在怕麻煩和僥幸心理認為戴安全帽沒有必要,因此不經常戴安全帽,加之是否佩戴安全帽的監測方式只能是人為干預,即由施工人員的領導或專職部門以常規或者臨時檢查的方法就施工人員佩戴安全帽的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這樣的監測方法有兩個弊端:其一,無法實時監控施工人員佩戴情況,具體表現在來檢查時佩戴安全帽應付,平時心存僥幸,不按操作規范佩帶;其二,增加了監控成本,具體表現在檢查組必須到施工現場進行現在檢查。目前缺少通過技術手段對安全帽佩戴狀態的監控,導致因未佩戴安全帽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為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家庭以及施工單位都帶來不可挽回的后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安全帽,它包括帽體、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無線通信裝置,所述的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固定設置于帽體內,無線通信裝置設置于帽體上,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和無線通信裝置通過電路連接;該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模塊用于檢測安全帽佩戴狀態,然后無線通信模塊通過無線將安全帽佩戴狀態發送至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人員。
?所述的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包括微型距離傳感器、微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單片機,無線通信裝置包括無線通信芯片、無線增益天線、電池,所述的微型距離傳感器和微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輸出引腳與單片機引腳連接,單片機為低功耗CMOS微控制器,它的引腳通過串口連接無線通信裝置的無線通信芯片,無線通信芯片引腳連接無線增益天線,電池連接單片機和無線通信芯片,為它們供電;在工地人員佩戴安全帽后,設在安全帽內的距離傳感器檢測的距離值為傳感器到佩戴人員頭部的距離,相比安全帽佩戴前檢測的距離值顯著變小,同時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檢測佩戴者是否是具有紅外輻射的人體,單片機采集距離傳感器和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檢測值,分析判斷出安全帽佩戴狀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對于工地安全管理人員能準確高效的了解到所有施工人員的安全帽佩帶情況,進而及時檢查督促未有效佩帶安全帽的施工人員,對于安全生產事故有預防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安全帽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與無線通信裝置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中:1、帽體???2、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3、無線通信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一種安全帽,它包括帽體1、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2、無線通信裝置3,所述的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固定設置于帽體內,無線通信裝置設置于帽體上,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和無線通信裝置通過電路連接;該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模塊用于檢測安全帽佩戴狀態,然后無線通信模
?所述的距離和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包括微型距離傳感器、微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單片機,無線通信裝置包括無線通信芯片、無線增益天線、電池,所述的微型距離傳感器和微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輸出引腳與單片機引腳連接,單片機為低功耗CMOS微控制器,它的引腳通過串口連接無線通信裝置的無線通信芯片,無線通信芯片引腳連接無線增益天線,電池連接單片機和無線通信芯片,為它們供電;在工地人員佩戴安全帽后,設在安全帽內的距離傳感器檢測的距離值為傳感器到佩戴人員頭部的距離,相比安全帽佩戴前檢測的距離值顯著變小,同時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檢測佩戴者是否是具有紅外輻射的人體,單片機采集距離傳感器和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檢測值,分析判斷出安全帽佩戴狀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對于工地安全管理人員能準確高效的了解到所有施工人員的安全帽佩帶情況,進而及時檢查督促未有效佩帶安全帽的施工人員,對于安全生產事故有預防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5643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活動眼帶片的新型鞋子
- 下一篇:茶葉理條機節能爐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