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組裝裝載機后車架時定位下鉸接座的定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54821.9 | 申請日: | 2013-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81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海凌達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1/00 | 分類號: | B25B11/00;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組裝 裝載 車架 定位 鉸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位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組裝裝載機后車架時定位下鉸接座的定位裝置,屬于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裝載機是一種廣泛用于公路、鐵路、建筑、水電、港口、礦山等建設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機械,它主要用于鏟裝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狀物料,也可對礦石、硬土等作輕度鏟挖作業。換裝不同的輔助工作裝置還可進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裝卸作業。在道路、特別是在高等級公路施工中,裝載機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瀝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場的集料與裝料等作業。此外還可進行推運土壤、刮平地面和牽引其他機械等作業。由于裝載機具有作業速度快、效率高、機動性好、操作輕便等優點,因此它成為工程建設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機種之一。國產輪式裝載機正在從低水平、低質量、低價位、滿足功能型向高水平、高質量、中價位、經濟實用型過渡。從仿制仿造向自主開發過渡,各主要廠家不斷進行技術投入,采用不同的技術路線,在關鍵部件及系統上技術創新,擺脫產品設計雷同,無自己特色和優勢的現狀,從低水平的無序競爭的怪圈中脫穎而出,成為裝載機行業的領先者。由于裝載機的特殊應用以及其重要性,對裝載機的改良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發展趨勢,在裝載機中后車架是一種重要的部件,起到連接和穩定的功能,后車架組裝中有一個連接部件是下鉸接座,下鉸接座由于體積大,重量重,都是通過龍門吊進行移動,在后車架主體結構上安裝或焊接配件時主體結構下端容易移位,造成連接不精確,使用中容易出現脫落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組裝裝載機后車架時下鉸接座容易出現移位的問題,設計了一種用于組裝裝載機后車架時定位下鉸接座的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能夠重復進行使用,利用其獨特的結構,定位下鉸接座的位置,使得在后車架主體結構上安裝或焊接配件時主體結構穩定,保證定位精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用于組裝裝載機后車架時定位下鉸接座的定位裝置,包括一個橫截面為三角形的三角柱,所述三角柱的頂面上設置有擋盤,擋盤遠離三角柱的一端設置有手柄。
進一步地,所述擋盤的端面面積大于三角柱的橫截面面積。
進一步地,所述擋盤的軸線與三角柱的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
進一步地,所述三角柱的棱邊倒角為30°。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設置有貫穿手柄的通孔,且通孔的中心設置在手柄的中心線上。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的軸線與手柄的軸線垂直。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設置在手柄遠離擋盤的一端。
進一步地,所述擋盤為圓柱體,其兩端面分別與三角柱和手柄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圓柱體的高度為三角柱的高度的十分之一。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定位裝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能夠重復進行使用,利用其獨特的結構,定位下鉸接座的位置,使得在后車架主體結構上安裝或焊接配件時主體結構穩定,保證定位精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三角柱;2—擋盤;3—手柄;4—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用于組裝裝載機后車架時定位下鉸接座的定位裝置,包括一個橫截面為三角形的三角柱1,所述三角柱1的頂面上設置有擋盤2,擋盤2遠離三角柱1的一端設置有手柄3。三角柱1是放入到下鉸接座中的定位孔中,擋盤2擋住定位孔,使得定位裝置的定位能夠準確,手柄3是便于操作人員持拿。
所述擋盤2的端面面積大于三角柱1的橫截面面積。擋盤2是作為擋住定位裝置整體不掉落在定位孔中,利用其端面的面積大,而且是大于定位孔的直徑,擋住定位孔,使得操作方便。
所述擋盤2的軸線與三角柱1的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后,增加其使用的穩定性,同時操作人員使用也比較順手。
所述三角柱1的棱邊倒角為30°。由于經常要將定位裝置插入到對應的孔中進行定位,而下鉸接座為金屬部件,在與三角柱1的摩擦力大,將三角柱1的棱邊采用倒角結構,便于裝卸,而30°為其最佳的倒角角度。
所述手柄3上設置有貫穿手柄3的通孔4,且通孔4的中心設置在手柄3的中心線上。通孔是作為便于進行二次固定,利用軸類部件穿過通孔4,將定位裝置與其他的部件固定。
所述通孔4的軸線與手柄3的軸線垂直。在本方案中,保證通孔4的中心線和手柄3的中心線連接,在進行二次固定時,中心穩定,受力能夠均衡,手柄3始終處于垂直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海凌達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海凌達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5482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風力發電幕墻
- 下一篇:無刷爪極式激磁風力發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