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線殼阻尼結構的漁輪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253821.7 | 申請日: | 2013-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620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明;劉建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南海中宇漁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89/015 | 分類號: | A01K89/01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248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線 阻尼 結構 漁輪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漁輪,尤其涉及一種帶有線殼阻尼結構的漁輪,該線殼阻尼結構可以防止拋線時線殼相對線輪亂轉。
背景技術
漁輪的拋線結構在拋線時通常扳向與主軸近似平行的位置,此時不需要線殼相對線輪轉動;在收線時則其拋線結構扳向與主軸垂直的位置,線殼需要轉動,而且常常轉動越順暢越好。現(xiàn)有技術中的漁輪則由于過于追求其收線時轉動順暢,而忽略了其拋線時線殼在重力作用下或者被釣者不小心碰撞下相對線輪亂轉而產(chǎn)生干擾拋線的現(xiàn)象。
實用新型內(nèi)容
為了解決拋線時線殼相對線輪亂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漁輪,其具有一線殼阻尼結構,可以防止拋線時線殼相對線輪亂轉。
該漁輪包括一主體以及套接在該主體一端的一線殼,該線殼為一圓柱形中空結構,該線殼外表面上安裝有一拋線,該線殼內(nèi)表面上突出有與該拋線聯(lián)動的一撥動桿,其特征在于,該漁輪還包括一線殼阻尼結構,該線殼阻尼結構包括:一阻尼條,其設置在該線殼內(nèi)表面上的一槽內(nèi),且可沿該槽往復移動,該槽沿線殼的軸向方向設置,該槽的一端對應該撥動桿的突出位置,該阻尼條的一端靠近該撥動桿,相對的另一端則突出于該線殼的內(nèi)表面;一彈簧,其一端固定連接在該阻尼條突出于該線殼內(nèi)表面的一端,另一端固定連接在該撥動桿上;一阻尼片,設置在該主體上,且靠近該阻尼條突出于線殼內(nèi)表面的一端,該阻尼條與該阻尼片之間可選擇性地接觸。
優(yōu)選的,該阻尼片上開設有螺絲孔,該阻尼片通過螺絲與該主體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該阻尼條為一“7”字形,其頭部突出于該線殼的內(nèi)表面,其尾部設置在該槽內(nèi)。
優(yōu)選的,該阻尼片所在平面基本垂直于該線殼的軸向,且該阻尼片位于該阻尼條突出于線殼內(nèi)表面的一端與該撥動桿之間。
由于該線殼阻尼結構的設置,當該拋線所在平面垂直于該線殼的軸向時,也就是收線時,該阻尼條與該阻尼片分離,不妨礙線殼的自由轉動而利于收線。該拋線所在平面近似平行于該線殼的軸向時,也就是拋線時,該阻尼條在該彈簧的拉力下與該阻尼片接觸,由于阻尼條與該阻尼片之間的摩擦力,防止該線殼在重力作用下或者拋擲時線殼慣性作用下線殼轉動,以利于拋線更順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漁輪的主要零部件結構示意圖,采用線殼局部被剖切后的方式透視到線殼內(nèi)的線殼阻尼結構。
具體實施例
下面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漁輪,其包括一主體6以及套接在該主體6一端的一線殼5,該線殼5為一圓柱形中空結構,該線殼5外表面上安裝有一拋線51,該線殼5內(nèi)表面上設置有與該拋線51聯(lián)動的撥動桿52,具體的,是在該線殼5的側壁上開設有一孔,該撥動桿52位于該孔內(nèi),其一端突出于該線殼5的內(nèi)表面。對應該撥動桿52的位置,在該線殼5的內(nèi)表面上沿軸向開設有一槽,槽內(nèi)設置有一阻尼條1,該阻尼條1可以在該槽內(nèi)沿軸向往復移動。該阻尼條1的一端靠近該撥動桿52,相對的另一端則遠離該撥動桿52,遠離該撥動桿52的這一端向線殼5的軸中心突出,也就是突出于該線殼5的內(nèi)表面,且其突出部位固定連接有一彈簧3的一端,該彈簧3的另一端則固定連接在該撥動桿52上。本實施例中,該阻尼條1為一“7”字形,其頭部突出于該線殼5的內(nèi)表面,其尾部設置在該槽內(nèi),可沿該槽軸向滑動。另外,該主體6上設置有一阻尼片2,該阻尼片2所在平面基本垂直于該線殼5的軸向,且該阻尼片2靠近該阻尼條1突出于線殼5內(nèi)表面的一端,且位于該阻尼條1突出于線殼5內(nèi)表面的一端與撥動桿52之間。該阻尼片2上開設有螺絲孔,該阻尼片2可通過螺絲與該主體6固定連接。
拋擲時,將拋線51打開,也就是該拋線51被扳動至其所在平面近似平行于該線殼5的軸向,該撥動桿52在拋線51的聯(lián)動作用下向遠離該阻尼條1的方向移動,拉動彈簧3,彈簧3拉動阻尼條1沿槽向靠近撥動桿52的方向移動,也就是圖1中所示的向下移動,從而使得阻尼條1突出于該線殼5內(nèi)表面的一端與該阻尼片2相接觸,阻尼條1與阻尼片2都由高摩擦系數(shù)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膠,這樣,阻尼條1和阻尼片2之間難以相互滑動,因此限制了線殼5的自由轉動。收線時,轉動搖臂,撥動桿52復位,拋線51在撥動桿52的推力作用下自動回彈致其所處平面基本與線殼軸向垂直,彈簧3也在該撥動桿52復位時復位,阻尼條1也隨之復位,也就是該阻尼條1向遠離撥動桿52的一端移動一定距離,不再與該阻尼片2接觸,也就沒有摩擦力,因此線殼5可以自由轉動。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南海中宇漁具有限公司,未經(jīng)佛山市南海中宇漁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538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