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激光跟蹤儀的靶球固定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50791.4 | 申請日: | 2013-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35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施宇;何越磊;李再幃;黎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11/24 | 分類號: | G01B11/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 地址: | 20162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 跟蹤 固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激光跟蹤儀的靶球固定座,具體說,是涉及一種可用于精確測量軌道幾何型位的激光跟蹤儀的靶球固定座,屬于激光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高鐵有著運量大、速度快、歷程長等特點,緊密結合了我國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是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的支柱。但隨著高鐵運行速度的不斷提升,對于鐵路基礎的軌道要求也更加嚴格。隨著無砟軌道的逐步推廣應用,軌道精測這個關鍵技術擺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保證軌道精度才能保證列車高速運行時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如今,國內外的檢測設備有在施工精調中使用的軌檢小車,及在維保養護中使用的大型軌檢車,它們在使用時需要對或需要全站儀進行人工設站或需要專門的檢測時間,使用不方便,也難以保證精度要求。因此,研發一種使用方便的高精度軌道檢測器械已經迫在眉睫。
軌道交通系統的基礎設施涉及的設備眾多,建造或安置在設計好的位置,其絕對位置可以由大地三維坐標系統來確定,而其各子系統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也可以由絕對坐標計算確定?;谶@種研發思想,激光跟蹤測量系統引入此領域,以滿足軌道檢測的高精度需求。
然而激光跟蹤儀多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電子工業、高能粒子加速器工程以及大尺寸計量等行業中應用,在軌道測量上尚處于發展初期,針對軌道這種特殊應用場所,如何實現采集點位的靶球定位,對于實現高精度測量至關重要,但目前關于這方面的技術未見相關報道,本領域急需解決此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和需求,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激光跟蹤儀的靶球固定座,以滿足激光跟蹤儀應用于高精度軌道幾何型位檢測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激光跟蹤儀的靶球固定座,包括固定支架和可移動支架,所述可移動支架嵌套在固定支架的內槽內,在固定支架的內槽內還設置有兩個彈簧槽,每個彈簧槽內設置有一根彈簧,每根彈簧的一端與固定支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可移動支架固定連接;在固定支架的上端面還設置有靶球固定座槽。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還包括一個通槽,所述通槽貫穿于固定支架的上表面和固定支架的內槽。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在通槽內設置有把柄,所述把柄的截面形狀呈T型,其中:上端部為圓柱形推把,中部為光滑圓柱,下端圓柱表面設有螺紋。
作為更進一步優選方案,通槽長度比中部圓柱直徑大10mm。
作為更進一步優選方案,在可移動支架的上表面設有與下端圓柱相適配的螺紋孔。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彈簧均通過螺栓與固定支架和可移動支架固定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靶球固定座槽的圓心與其同側的固定支架支撐腳的內側面處于同一平面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所述靶球固定座槽的底部設有用于固定靶球的磁石。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將靶球定位于測量系統所需要采集的關鍵點,為實現激光跟蹤儀在測量城市軌道和鐵路軌道幾何型位上采集點位提供了途徑,因此,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激光跟蹤儀應用于高精度軌道幾何型位檢測的難題,填補了激光跟蹤儀在高精度軌道幾何型位檢測中的應用空白,具有顯著性進步和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激光跟蹤儀的靶球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支架;2、可移動支架;3、彈簧;4、靶球固定座槽;5、通槽;6、把柄;7、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闡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激光跟蹤儀的靶球固定座,包括固定支架1和可移動支架2,所述可移動支架2嵌套在固定支架1的內槽內,在固定支架1的內槽內還設置有兩個彈簧槽,每個彈簧槽內設置有一根彈簧3,每根彈簧3的一端與固定支架1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可移動支架2固定連接,通過彈簧提供預緊力;在固定支架1的上端面還設置有靶球固定座槽4;使所述靶球固定座槽4的圓心與其同側的固定支架1的支撐腳的內側面處于同一平面上,可確保靶球的采集點在鋼軌內側面上;在所述靶球固定座槽4的底部還可設有磁石(圖中未示出),以進一步固定靶球。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還包括一個通槽5,所述通槽5貫穿于固定支架的上表面和固定支架的內槽;在通槽5內設置有把柄6,所述把柄6的截面形狀呈T型,其中:上端部為圓柱形推把,中部為光滑圓柱,下端圓柱表面設有螺紋;通槽長度比中部圓柱直徑大10mm;在可移動支架2的上表面設有與下端圓柱相適配的螺紋孔,以固定把柄6,并通過把柄6在通槽內移動從而推動可移動支架2的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未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5079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