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組裝機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50712.X | 申請日: | 2013-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47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田;葉聲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5/58 | 分類號: | G01D5/58;A44B19/42 |
| 代理公司: | 廈門龍格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鐘毅虹 |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裝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拉頭組裝機,尤其是針對拉頭組裝機的檢測機構進行的改進。
背景技術
目前的拉頭產品組裝機,請參見中國專利文獻于2012.08.15公開的專利號為CN201120570869.1的“一種軌道式拉鏈頭全自動組裝機”和2008.03.12公開的專利號CN200720120317.4的“拉鏈頭組裝機”,該兩件專利是通過模具腔組件、軌道送料機構、拉頭送料機構和成品拉出機構分別圍繞轉盤設置在面板,以完成成品的組裝。該兩件專利上均設有檢測是否正確進料的檢測機構。現有的檢測機構大多采用如圖1、2所示的技術結構,移動滑塊A在檢測移動時,通過支力點B,使感應板C上下運動,經過感應頭D判別送出信號。上述檢測機構存在的缺點是:1.感應頭D一般是接近感應器或著是普通的光纖反饋檢測,因本身感應器就有個信號范圍(如:接近開關1.5-2毫米的感應距離;光纖感應信號寬度就大致1MM再加上感應板C的加工厚度檢測范圍精度也大于1MM,以此在檢測1MM以下工件時,精度差。2.感應板C與感應頭D的位置調整操作繁瑣。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組裝機檢測裝置。該裝置能檢測1MM米以下的物體,信號穩定,調整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
一種組裝機檢測裝置,包括一固定在組裝機上盤上的檢測架,檢測架上的第一光纖和第二光纖接入一光纖控制器。一移動滑塊帶動一微量調整板一體動作,并設在第一光纖和第二光纖之間的位置,所述微量調整板上設有透光槽。
進一步,透光槽寬度等于檢測工件的厚度。
進一步,微量調整板向上移動一個檢測工件厚度的距離,第一光纖發出的光信號就可通過透光槽,以使第二光纖能接收到第一光纖發出的光信號,反之,微量調整板遮攔第一光纖發出的光信號,使第二光纖不能接收到第一光纖發出的光信號。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技術檢測機構的移動滑塊上,通過微調固定螺栓加裝一與移動滑塊一體動作的微量調整片,當第一光纖發出的光信號,通過微量調整片上的透光槽時,第二光纖能接收第一光纖發出的光信號,并返回光纖控制器進行處理并發出判別信號;當第一光纖發出的光信號,不能通過微量調整片上的透光槽,也就是微量調整片其他區域遮攔了第一光纖發出的光信號,使第二光纖不能接收到第一光纖發出的光信號時,光纖控制器無判別信號輸出本實用新型透光槽寬度等于檢測工件的厚度,以使本檢測裝置能檢測到1MM米以下的物體,信號穩定,調整方便。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現有技術檢測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檢測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拉頭組裝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3所示的拉頭組裝機,其一個工位動作的過程是:電機帶動旋轉盤3由第一工位4旋轉到第二工位5時,也就是置于旋轉盤3上方的上盤2沿主軸6從軸最低點7上升到軸最高點8再回到軸最低點7的過程。且靠機械速度比,旋轉盤3由第一工位4旋轉到第二工位5提前1/3拍,也就是,相對旋轉盤3已經到了第二工位5,上盤2從軸最高點8返回軸最低點7。也就是,當上盤2到了軸最低點7,帶動軸轉動的凸輪轉過一定空角度,上盤2在軸最低點7停留一段時間才進行下個工位的工作。
如圖4、5所示,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1的檢測架9固定于上盤2上。檢測架9上固定有一光纖支架10,光纖支架上的第一光纖101和第二光纖102接入一光纖控制器(圖中未示出),光纖電控制器由第一光纖101發出的光信號,并由第二光纖102接收第一光纖101發出的光信號,第二光纖102是否接收到第一光纖101發出的光信號由光纖控制器通過中央集成控制單元進行判別后,輸出判別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507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線傳感器通用接口
- 下一篇:民用爆破作業現場輔助定向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