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儀表板橫梁以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9547.6 | 申請日: | 2013-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322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昌祁;耿輝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14 | 分類號: | B62D2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黃燦;程美瓊 |
| 地址: | 1013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儀表板 橫梁 以及 汽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運輸工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儀表板橫梁以及汽車。?
背景技術
在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中,通常在駕駛員的前方設置有儀表板,以用于向駕駛員提供當前時速、剩余燃油量、故障等重要信息,以便駕駛員根據儀表板的指示進行安全駕駛。?
儀表板橫梁是支撐儀表板的主要零部件,其包括管梁以及安裝在管梁上的多個金屬支架。其中,儀表板橫梁承載著組合儀表、DVD/CD、線束、保險絲盒、除霜除霧風道、空調風道、轉向管柱總成、副駕駛安全氣囊、手套箱總成等眾多其他零部件,并通過螺栓與車身連接,從而使得儀表板固定,同時還能夠起到加強駕駛艙剛度、降低轉向管柱的振動等重要作用。?
目前,如圖1和圖2所示,由于其功能對強度和剛度的要求,因此儀表板橫梁中通常使用橫截面為圓柱形的管梁。但是,圓柱型管梁用料較多,重量較大,無法實現儀表板橫梁減重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梁、儀表板橫梁以及汽車,該管梁的重量較輕,從而能夠實現儀表板橫梁減重的目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種管梁,所述管梁形成為管狀體,且所述管狀體的橫截面形狀為非圓形。?
其中,在所述管狀體的長度方向上,所述管狀體的壁厚由其一端的第一壁厚漸變為其另一端的第二壁厚,且第一壁厚不同于第二壁厚。?
而且,在所述管狀體的周長方向上,所述管狀體的壁厚不同。?
具體而言,所述管狀體的橫截面形狀為由多段弧線、或由多段直線和弧線、或由多段直線順次連接形成的形狀。?
此時,為了避免在管狀體中形成應力集中,相鄰兩段弧線之間、或相鄰兩段直線和弧線之間、或相鄰兩段直線之間通過圓角過渡連接。?
例如,所述管狀體的橫截面形狀為橢圓形、多邊形或不規則形。?
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儀表板橫梁,所述儀表板橫梁包括如上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管梁,且所述管梁上設有用于與使用所述儀表板的設備本體連接的第一安裝支架。?
此外,所述管梁上還設有用于安裝所述儀表板的零部件的第二安裝支架。?
其中,第一安裝支架和第二安裝支架為金屬支架。?
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汽車,包括上述的儀表板橫梁。?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所述管梁以及使用該管梁的儀表板橫梁中,管梁的橫截面形狀為非圓形,在保證管梁的最大裝配外徑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在圓形橫截面的范圍內縮小形成橫截面的輪廓以獲得非圓形橫截面,從而使非圓形橫截面的周長減小,因此在管梁的長度及管壁厚度不變的情況下,具有非圓形橫截面的管梁用料較少,因此重量較輕,可以實現儀表板橫梁減重的目標。?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管梁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截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管梁的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B截面圖;?
圖5為圖4所示的B-B截面圖改進后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儀表板橫梁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圖6中:1-左安裝支架、2-轉向管柱安裝支架、3-中間安裝支架、4-空調安裝支架、5-右安裝支架、6-管梁、10-儀表板橫梁。?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管梁的示意圖;圖4為圖3的B-B截面圖。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管梁形成為管狀體,且該管狀體的橫截面形狀為非圓形。本實施例中,管梁的橫截面形狀為非圓形,在保證管梁的最大裝配外徑不變的情況下(即圖4所示的最大裝配外徑L′與圖2所示的最大裝配外徑L相等),可以在圓形橫截面的范圍內縮小形成橫截面的輪廓以獲得非圓形橫截面,從而使非圓形橫截面的周長減小,因此在管梁的長度及管壁厚度不變的情況下,具有非圓形橫截面的管梁用料較少,因此重量較輕,可以實現儀表板橫梁減重的目標。?
而且,在保證管梁的最大裝配外徑不變的情況下,充分考慮了管梁的可替代性,只需要將儀表板橫梁中的管梁由圓柱型管梁替換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管梁,其它零部件(例如下文中將要描述的第一安裝支架、第二安裝支架等)不變或稍微修改就可達到減重減成本的目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95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發動機后懸置擋泥板
- 下一篇:電動汽車防撞駕駛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