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旁路密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9501.4 | 申請日: | 2013-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20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俊珩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0 | 分類號: | B62D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 地址: | 23002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旁路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旁路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車身側圍由于存在封閉箱體加強梁結構,所以存在旁路空腔結構,高速行駛時,會在側圍空腔產生高速氣流場,由于空腔不均勻,管阻大,高速氣流與空腔障礙物摩擦,在孔腔壁形成渦流,產生湍動氣流噪聲,湍動氣流本身也會引起板金件共振,產生孔腔板件共振噪聲,旁路密封是一種預成形密封產品,經過電泳烘干爐后能夠密封車體結構中的空腔,阻斷聲音在空腔內的傳播,降低車內噪音;因此旁路密封需要安裝在車身鈑金上,而安裝必須牢靠,普通旁路密封只有一個,且發泡方向為四方向發泡,沒有設計定位及相互約束的措施,這樣導致安裝一致性難以控制,發泡方向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生產難以調試。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旁路密封結構。
具體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旁路密封結構,包括EVA發泡層、PA66骨架、卡扣結構及防轉定位結構;其中,所述EVA發泡層是在PA66骨架基礎上向四周發泡形成的發泡體;所述卡扣結構和防轉定位結構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EVA發泡層的周側。
優選的,所述PA66骨架一側設有凸部,所述凸部上設有豁口;在該凸部和豁口的基礎上,所述EVA發泡層上形成安裝所述卡扣結構的凸臺和安裝孔。
優選的,所述PA66骨架與所述卡扣結構和防轉定位結構為注塑一體成型。
優選的,所述防轉定位結構為兩個,其分別設置于所述EVA發泡層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卡扣結構設置于所述EVA發泡層的左或右端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旁路密封設計有特定PA66骨架區域,以控制發泡層發泡方向。另設計有防轉定位結構在前大燈與翼子板之間,并同時采用卡扣結構固定以控制兩者之間的動態誤差。總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更能方便準確的控制旁路密封與鈑金之間的裝配間隙和控制發泡層發泡方向的旁路密封結構,其能夠準確的與鈑金配合,精度高;能夠有效的提高裝配的一次合格率和生產效率,更提高了維修拆裝的可恢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防轉定位結構示意圖,
圖3為PA66骨架結構示意圖,
圖4為發泡層結構示意圖,
圖5為卡扣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如下:
1:防轉定位結構,2:PA66骨架,21:凸部,22:豁口,3:EVA發泡層,31:凸臺,32:安裝孔,4:卡扣結構,41尾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其具體實施方式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5,一種汽車旁路密封結構,包括EVA發泡層3、PA66骨架2、卡扣結構4及防轉定位結構1;其中,所述EVA發泡層3是在PA66骨架2基礎上向四周發泡形成的發泡體;所述卡扣結構4和防轉定位結構1分別固定連接在所述EVA發泡層3的周側。所述PA66骨架2主要是起到所述EVA發泡層3的骨架作用,所述EVA發泡層3是在PA66骨架2基礎上向四周發泡形成的發泡體;其整體形狀取決于板金的空腔結構,圖1為本實用新型優選方案之一,根據不同的板金空腔結構,該旁路密封結構的主體可設置成不同的形狀。
為了與板金合適的位置配合,優選的,如圖3所示,所述PA66骨架2一側設有凸部21,所述凸部21上設有豁口22;在該凸部21和豁口22的基礎上,所述EVA發泡層3上形成安裝所述卡扣結構4的凸臺31和安裝孔32,如圖4所示。所述卡扣結構4的尾部41正好插到該安裝孔32中,如圖5所示。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為了增加該旁路密封結構的強度,所述PA66骨架2與所述卡扣結構4和防轉定位結構1為注塑一體成型。
本實施例中,所述防轉定位結構1為兩個,其分別設置于所述EVA發泡層3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卡扣結構4設置于所述EVA發泡層3的左或右端部。該設置同樣決于板金的空腔結構,通過卡扣結構4與板金空隙配合,通過兩個防轉定位結構1與鈑金周邊配合,使鈑金與該旁路密封配合面得到有效約束,這樣就能夠保證此處外觀間隙及牢固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且,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之后,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入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95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控制來自一個或多個裝置的會話的方法和設備
- 下一篇:通信裝置和通信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