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拾棗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7976.X | 申請日: | 2013-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76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卜春曉;李寶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卜春曉 |
| 主分類號: | A01D51/00 | 分類號: | A01D5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 地址: | 2519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拾棗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輔助工具,具體涉及一種拾棗車。
背景技術
目前,在棗子成熟收獲的季節,人們通常采用傳統的采摘或撿拾方式,將棗裝到盛裝容器內,尤其是從地上撿拾掉落的棗時,長時間彎腰不僅勞動強度大,且費時費力、效率也較低。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拾棗車,以減輕拾棗時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拾棗車,包括兩個相同的車架,車架后部設有車把、前部固定有盛棗框,兩車架中部分別鉸接安裝在一拾棗輥兩側,拾棗輥圓弧表面上設有密集排列的齒爪,盛棗框靠近拾棗輥一側設有排列的傾斜擋齒。
所述拾棗輥及其上設置的齒爪均為橡膠材料制成,其具有彈性,可有效避免刮傷光滑的棗皮表面。
所述齒爪外形為柱狀結構,齒爪的中部設有弧形凹進部分,且底部橫向尺寸大于頂部,便于夾持住光滑的棗。
所述車把與車架為一體式結構制成,車把后部設有橫梁,其制作容易且結構穩定。
所述盛棗框為縱向剖開的半圓筒結構,便于棗的落下和收集。
采用上述結構形式的拾棗車,在收獲季節當需要撿拾地上的棗時,則可手握車把推動拾棗車前進,同時驅使拾棗輥轉動,掉落在地上的棗便可以被拾棗輥上的齒爪夾持住,夾起的棗隨拾棗輥一起轉動,當拾棗輥上的棗轉動至盛棗框內側對應的擋齒位置時,棗會被擋齒撥下彈落至盛棗框內,大大降低了果農的勞動強度,提供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可知:
該拾棗車采用設有齒爪的拾棗輥結合設有擋齒的盛棗框的結構,其制作簡單、操作容易,并能快速撿拾起地上的棗,有效提高了勞動效率,降低了果農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拾棗車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車把;2、齒爪;3、盛棗框;4、擋齒;5、車架;6、拾棗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拾棗車,包括兩個相同的車架5,車架5后部設有車把1、前部固定有盛棗框3,所述車把1與車架5為一體式結構制成,車架5和車把1均采用金屬材料制成,車把1后部設有橫梁,制作容易且結構穩定,兩車架5中部分別通過鉸軸鉸接安裝在一拾棗輥6兩側,拾棗輥6圓弧表面上設有密集排列的齒爪2,盛棗框3靠近拾棗輥6一側設有排列的傾斜擋齒4,便于及時撥下拾棗輥6上夾持收集的棗子。
所述拾棗輥6及其上設置的齒爪2均為橡膠材料制成,其彈性特性可有效避免刮傷光滑的棗皮表面,所述齒爪2外形為柱狀結構,齒爪2的中部設有弧形凹進部分,且底部橫向尺寸大于頂部,更加有利于住光滑的棗。
所述盛棗框3為縱向剖開的半圓筒結構,便于棗的落下和收集。
收集棗時,手握車把1推動拾棗車前進,同時驅使拾棗輥6轉動,掉落在地上的棗便可以被拾棗輥6上的齒爪2夾持住,夾起的棗隨拾棗輥6一起轉動,當拾棗輥6上的棗轉動至盛棗框3內側對應的擋齒4位置時,棗會被擋齒4撥下彈落至盛棗框3內,大大降低了果農的勞動強度。
在上述實施例中,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做了描述,很顯然,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仍可做出很多變化,例如:拾棗輥6及其表面上設置的齒爪2的材料、盛棗框3的結構形式等等。在此,應該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變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卜春曉,未經卜春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79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雷保護電路
- 下一篇:一種光纖復合中壓電纜冷縮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