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固體物料冷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5965.8 | 申請日: | 2013-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43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道洪;陳琳;沈大平;吳玉林;王勝美;魯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神霧環境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神霧熱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5/02 | 分類號: | F27D15/02;F28D19/02;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賈玉姣 | 
| 地址: | 1022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體 物料 冷卻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固體物料冷卻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固體物料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由于化石能源的緊缺,以及結合國家節能環保政策,高溫固體物料帶有的顯熱作為一種余熱,已經被認識到有很高的回收價值。同時,高溫固體物料直接在空氣中冷卻,也會導致污染,并影響環境,因此高溫固體物料均需要降溫,并回收其帶有的熱量,并用于加熱給水,或者產生蒸汽。
當前,高溫固體物料的冷卻,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比如滾筒冷渣機,多向復合冷卻器,等等,這些技術一般都采用風冷,水冷,或者風水聯合冷卻的方式,可以將高溫固體物料冷卻到80℃以下,將冷卻介質(一般是水)加熱至80~90℃之間。
在焦炭冷卻方面,有惰性氣體循環冷卻的干熄焦工藝,也有噴霧冷卻,噴水冷卻等方式,這些技術在冶金和化工行業已經使用多年。
在煤提質領域,對于提質煤的冷卻,目前正在探索。
以水冷為例,一般是將水加熱至給水溫度。采用單一的高溫固體物料,來用于產生額定的蒸汽用于發電或者其他用途,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技術。
現有技術中存在兩個主要缺點:
1)滾筒冷渣機工藝不能連續的產生中溫中壓及以上品位的蒸汽;
2)干熄焦工藝投資成本高,占地大,系統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換熱系數高、固體物料冷卻效果好且成本低的固體物料冷卻系統。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固體物料冷卻系統,包括:冷卻爐,所述冷卻爐內設有換熱腔室,所述換熱腔室內設有第一流化斜槽;和換熱裝置,所述換熱裝置設在所述換熱腔室內,所述換熱裝置上形成有物料進口和物料出口;其中,所述換熱腔室內裝有中間蓄熱體,所述中間蓄熱體在所述換熱腔室內流動以與所述換熱裝置內的物料進行換熱。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固體物料冷卻系統,通過不定形的中間蓄熱體對固體物料進行換熱處理,不需要惰性氣體,也不需要冷卻水或者冷卻蒸汽,該冷卻系統換熱系數高,布置緊湊,可控性好,并且設備投資少,不產生二次污染,運行可靠,檢修方便。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固體物料冷卻系統,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中間蓄熱體為選自煤灰、陶瓷蓄熱體顆粒或石英砂中的一種或多種。
可選地,所述換熱腔室設有用于促進所述中間蓄熱體流動的第一循環風機。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裝置為滾筒冷卻機。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冷卻爐還包括余熱利用腔室,所述余熱利用腔室的第一端與所述換熱腔室的第一端之間設有分別與所述余熱利用腔室和所述換熱腔室連通的連通腔室,所述中間蓄熱體通過所述連通腔室在所述余熱利用腔室以及所述換熱腔室內循環流動。
可選地,所述余熱利用腔室內設有第二流化斜槽。
可選地,所述余熱利用腔室設有用于促進所述中間蓄熱體流動的第二循環風機。
進一步地,所述換熱腔室的第二端與所述余熱利用腔室的第二端通過管路相連,所述管路上設有控制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余熱利用腔室內設有多個換熱器。
可選地,所述換熱器包括過熱器、蒸發器以及省煤器。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固體物料冷卻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長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神霧環境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神霧熱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神霧環境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神霧熱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596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