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堅果破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5323.8 | 申請日: | 2013-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802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克松;曹勝彬;解得官;陳智;秦玉;李志;郭石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機學院 |
| 主分類號: | A47J43/26 | 分類號: | A47J43/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鄭瑋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堅果 破殼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具體是一種堅果破殼器。
背景技術
核桃、山核桃等這些堅果,其果仁營養十分豐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堅果在休閑食品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市場對堅果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但是堅果的外殼堅硬,徒手很難剝開,吃起來很不方便。目前市場有各種破殼器,常見的有鉗子型,通過擠壓把堅果殼擠碎,即可食用堅果的果仁,但是其使用容易導致碎片四處飛濺,其果仁也容易破損。針對專利號為201110272532.7的堅果去殼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此類問題,通過手的握力擠壓果殼,但是堅果殼相對來說還是很堅硬的,必須使用很大的力氣才能壓破,使用并不是特別的方便,此外有通過螺桿機構,轉動手柄去殼的方式,使用起來相對不是很便捷,旋轉手柄比鉗子型耗時相對較多,使用并不是非常高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使用省力、破殼效率高的堅果破殼器,其不僅能夠避免果殼碎片四處飛濺,而且能夠保證果仁的完整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堅果破殼器,包括呈X形交叉布置、且通過銷軸鉸接在一起的兩條鉗臂,還包括一個帶有開口的圓環形緊箍,該緊箍的兩端均通過鉸鏈分別與所述兩條鉗臂的頭部相鉸接,該緊箍內同軸布置有一個圓形的容果筒,所述緊箍上套有若干個可沿緊箍周向滑動的導向塊,在緊箍的內側、每個導向塊上均固定有一個徑向布置的錐釘,所述容果筒的筒臂上徑向開設有與所述導向塊的數量相同的過釘孔,所述錐釘的尖端穿過所述過釘孔而伸入至容果筒的內腔中,所述錐釘上還套有夾在導向塊和容果筒筒臂之間的徑向復位彈簧,所述容果筒兩端的開口處均制有內螺紋且通過該內螺紋可拆卸地連接有與容果筒同軸布置的筒蓋,所述筒蓋的中央開設一軸向的過栓孔,所述過栓孔中布置有一根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桿伸入至容果筒的內腔中且螺桿的頭部連有一堅果定位盤,所述螺栓的螺桿上還套有夾在堅果定位盤和筒蓋之間的軸向復位彈簧。
作為優選,所述導向塊和過釘孔均為四個,這四個過釘孔在所述容果筒的筒壁上均勻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的四個過釘孔設置在所述容果筒的中部。
作為優選,所述鉗臂的尾端向內折彎而形成手柄部。
作為優選,所述鉸鏈為合頁。
作為優選,所述堅果定位盤由盤體以及該盤體上開設的定位凹槽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的堅果破殼器使用起來不久非常省力,而且具有很快的破殼速度,同時,還能保證破碎的果殼不會飛濺出來。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介紹: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堅果破殼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堅果破殼器取下一個筒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堅果破殼器的部分示意圖之一;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堅果破殼器的部分示意圖之二;
圖5是圖4另一角度的視圖;
其中:1-錐釘,2-鉸鏈,3-筒蓋,4-銷軸,5-軸向復位彈簧,6-鉗臂,7-手柄部,8-導向塊,9-徑向復位彈簧,10-堅果定位盤,11-容果筒,12-緊箍,13-螺栓,14-定位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5出示了本實用新型這種堅果破殼器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它包括一個緊箍12和兩條鉗臂6,其中,兩鉗臂6呈X形交叉布置且通過銷軸4鉸接在一起,鉗臂6的尾端向內折彎而形成手柄部7,緊箍12呈帶有開口的圓環形。
所述緊箍12的兩端(即緊箍的兩開口端)均通過鉸鏈2(本例中該鉸鏈為合頁)分別與所述兩條鉗臂6的頭部相鉸接。當使用者握住鉗臂6尾端的手柄部7向內使力時,兩鉗臂6的頭部就會向內移動而帶動緊箍12的兩端向內移動,從而使緊箍12收縮變小。
緊箍12內同軸布置有一個圓形的容果筒11。緊箍12上套有若干個(本例為四個)可沿緊箍周向滑動的導向塊8,在緊箍12的內側、每個導向塊8上均固定有一個徑向布置的錐釘1(錐釘的尖端朝內布置),容果筒11的筒臂上徑向開設有四個均勻分布的過釘孔,四個過釘孔均位于容果筒11的中部,所述錐釘1的尖端穿過所述過釘孔而伸入至容果筒11的內腔中,同時在錐釘1上還套有夾在導向塊8和容果筒筒臂之間的徑向復位彈簧9。自然狀態下,在徑向復位彈簧9的彈力作用下,兩鉗臂6處于完全展開狀態,錐釘1處于徑向向外的最大位置(當然,錐釘不會完全滑出過釘孔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機學院,未經上海電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53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