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數字稱重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5051.1 | 申請日: | 2013-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372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柳;王輝;丁明翻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博達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G3/14 | 分類號: | G01G3/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字 稱重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傳感器的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用于汽車衡、軌道衡和料斗秤等衡器的高精度的數字稱重傳感器。?
背景技術
傳感器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但是現有技術中的一般傳感器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第一,一般傳感器都設置在接線盒內,接線盒是很難做到完全密封防潮的,本身就降低了傳感器的精度;第二,在衡器中,往往需要多個傳感器組成傳感器組的形式,而現有技術中的傳感器一般通過并聯的形式接入電路中,存在傳感器接線繁瑣和安裝效率低的問題;第三,傳感器之間的并聯接線方式,在排查系統的故障時,需要拆除每個傳感器的接線后,才能進行故障排查和修復,存在排查故障效率低和修復成本高的問題。例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1650175?A,公開日2005年08月13日,發明創造的名稱為流速傳感器,該專利公開了一種傳感器,通過帶有空隙部的底座、第一和第二測溫電阻元件的結合創新,根據第一和第二測溫電阻元件的溫度差,實現了該傳感器能夠測定一定范圍內流體的流速,形成高速應答流速傳感器,但是該專利只是將傳感器內部的兩個測溫電阻元件與空隙部形成的薄膜層進行串聯,而不是傳感器之間的串聯接線,在多個傳感器同時使用時,存在接線繁瑣和安裝效率低的問題。又如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1059991?Y,授權公告日2008年05月14日,發明創造的名稱為電磁傳感器,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傳感器,通過電磁繞組、鋁框架和接線盒的結合創新,實現了該傳感器受環境污染小,可靠性好,但是專利案具有接線盒的結構,接線盒時難以做到完全密封防潮的,這就降低了傳感器的檢測精度。又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1266175?A,公開日2005年09月17日,發明創造的名稱為正交串聯線彈性體式六維力傳感器,該專利公開了一種傳感器,通過受力連接端、連接塊、第一、第二和第三矩形截面梁的結合創新,實現了該傳感器測量原理簡單,加工制作方便,易于微型化,但是該專利只是將受力連接端、連接塊、第一、第二和第三矩形截面梁進行串聯,而不是設置在矩形截面梁上的傳感器的串聯接線,在傳感器的接線方式上沒有有效創新,傳感器存在接線繁瑣和安裝效率低的問題。再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1620063?A,公開日2010年01月06日,發明創造的名稱為串聯分布式棱鏡SPR傳感器系統,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串聯分布式傳感器,通過多個棱鏡SPR傳感器的串聯排布的創新,實現了傳感器能夠同時檢測多種液體的折射率,提高了檢測效率,但是該專利只是將多個傳感器進行串聯排布,在傳感器的接線方式上并沒有創新,沒有有效解決多個傳感器同時使用時接線繁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數字儀表、多個柱式傳感器和柱式傳感器的串聯接線方式的結合創新,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取消了接線盒,成本低,接線簡單方便,安裝效率高,精度高和應用范圍廣泛的數字稱重傳感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技術中一般傳感器沒有有效解決傳感器安裝調試繁瑣和精度低的問題,提供一種數字稱重傳感器,通過數字儀表、多個柱式傳感器和柱式傳感器的串聯接線方式的結合創新,實現該數字稱重傳感器結構簡單,取消了接線盒,成本低,接線簡單方便,安裝效率高,精度高和應用范圍廣泛。?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數字稱重傳感器,包括數字儀表和多個柱式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數字儀表、多個柱式傳感器依次通過連接線相互串聯,形成鏈式結構,所述每個柱式傳感器均設有上頂板和下底板,所述數字儀表設有數據顯示屏,所述柱式傳感器內均設有電路板和多個應變計,每個柱式傳感器內的應變計相互串聯,形成閉合的電橋結構,所述電橋的每個結點分別穿過對應的電路板,與相同位置的結點相互串聯,所述鏈式結構中最前端的前柱式傳感器與數字儀表通過連接線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博達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博達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50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