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隧道風機支承結構承載力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3709.5 | 申請日: | 2013-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12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鐘正強;王達;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馬強 |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萬家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隧道 風機 支承 結構 承載力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到結構工程的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隧道風機支承結構承載力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隧道風機的安裝質量對隧道的運營安全意義重大,通過對隧道風機支承結構承載力進行檢測,有效的保障隧道的安全運營;隧道風機支承結構承載力檢測拉拔試驗應滿足《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JTJ?026.1-1999)中第3.6.2.2條,支承風機的結構強度應保證在實際靜荷載的15倍以上,風機安裝前應做支承結構的載荷試驗。
現有技術中,隧道風機支承結構承載力檢測配套設備種類繁多,但普遍存在以下缺點:配套設備笨重、不靈便、安裝麻煩、不穩定、加載結果不可靠等;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安裝調試簡便、操作簡單、工作穩定、結構安全、加載結果可靠、可循環利用、適用于多種形式隧道風機支承結構等優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安裝調試簡便、操作簡單、工作穩定、結構安全、結果可靠、可循環利用、適用于多種形式隧道風機支承結構的承載力檢測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隧道風機支承結構承載能力檢測裝置包括由并排排列的若干根鋼絲繩組成的鋼絲繩組;所述鋼絲繩兩端與吊裝板連接,所述吊裝板與隧道襯砌中的預埋件連接;所述鋼絲繩組中部放置鋼板底座,所述鋼板底座上設有千斤頂,所述千斤頂上設有柱式稱重傳感器,所述柱式稱重傳感器頂端與隧道襯砌接觸。
其中,所述鋼絲繩兩端通過鏈接螺桿與吊裝板鏈接;所述連接螺桿與鋼絲繩以及吊裝板之間設有鋼墊片。
所述鋼絲繩上設有鋼絲繩卡,鋼絲繩卡優選為U形繩卡。
所述鋼板底座包括鋼板和設于鋼板底部的槽鋼,所述槽鋼與鋼絲繩接觸。
所述柱式稱重傳感器頂端與隧道襯砌之間設有木質墊板。
所述鋼絲繩組由3根并排排列的鋼絲繩組成。
所述鋼絲繩直徑為14—18mm,優選為16mm,力學性能為1460—1480MPa,優選為1470MPa,最小破斷拉力為133—137KN,3根鋼絲繩的破斷拉力總和為163.89KN;所述柱式重力傳感器量程為10—30噸。所述連接螺桿為M20全螺紋螺桿;所述鋼墊片厚度為9—11mm,優選為10mm,長18—22cm,優選為20cm,寬4.5—5.5cm,優選為5cm,鋼墊片中心處開直徑為25mm圓孔洞。所述鋼板厚度為14—18mm,優選為16mm,長88—92cm,優選為90cm,寬33—37cm,優選為35cm,鋼板底部采用規格為50×37×4.5,型號為5#的槽鋼焊接加強。
下面結合設計和工作原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中,鋼絲繩、鋼絲繩卡、連接螺桿和鋼墊片構成了一個掛索支承平臺,其中,鋼絲繩有3根,相應的有6個連接螺桿和6個鋼墊片,其中連接螺桿和鋼墊片用于將鋼絲繩兩端固定于吊裝板上,鋼絲繩卡用于調整鋼絲繩的長度。該掛索支承平臺兩端與吊裝板連接,形成一個閉合平臺。在掛索支承平臺中部放置一個鋼板底座,用于擺放千斤頂和柱式稱重傳感器。
在隧道風機支承結構承載力檢測過程中,使用本實用新型裝置的流程如下:
1、外觀檢查,檢查預埋件的情況,預埋件與吊裝板的焊接情況,并拍照記錄;
2、調整鋼絲繩長度,依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通過鋼絲繩卡調整鋼絲繩長度;
3、安裝掛索支承平臺,利用連接螺桿和剛墊片與鋼絲繩連接,并擰緊螺桿;
4、擺放鋼板底座,將鋼板底座擺放至掛索支承平臺上調整鋼板底座的位置,使其擺放平穩;
5、擺放千斤頂,將千斤頂擺放至鋼板底座中心處;
6、擺放柱式稱重傳感器,將柱式稱重傳感器擺放至千斤頂頂部中心處,保證平穩;
7、墊木質墊塊,保證柱式稱重傳感器與木質墊板底部完全接觸,木質墊板頂部與隧道襯砌接觸完好;
8、預加載,通過液壓千斤頂預加載,加載荷載達到風機自重的3倍,并觀察預埋件情況與吊裝板的情況,特別注意連接焊縫的情況,觀察拍照記錄;
9、卸載,如發現支承結構在受力情況下出現破壞終止試驗,如未發現,進行下一步;
10、分級加載,通過液壓千斤頂分五級加載,每級為隧道風機自重的3倍,每級加載完成需停留5分鐘,滿載時需停留15分鐘,觀察拍照記錄,如發現支承結構在受力情況下出現破壞終止試驗,如未發現,進行下一步;
11、分級卸載,通過液壓千斤頂分3級卸載,每級卸載為風機自重的5倍,每級卸載完成需停留2分鐘,觀察拍照記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理工大學,未經長沙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37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微型棵間蒸發皿取樣鉆
- 下一篇:一種礦用自動感應式巷道斷面變形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