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型充灌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3420.3 | 申請日: | 2013-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49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明軍;馮志鋒;宋林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恒基金屬制品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5/02 | 分類號: | F16K15/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誠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張綺麗 |
| 地址: |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高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型 充灌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結構,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用于對大型制冷系統進行大流量、快速流體充灌的充灌閥。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從一個容器向另一容器中灌液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在兩個容器之間設置充灌閥,實現兩容器間充灌管路的啟閉,從而將流液從一容器充注到另一容器(或系統)內。現有的充灌閥整體成本較高,而閥流量則較低,如公開號為CN201437856U的中國發明申請公開的一種充灌閥,如圖1、2所示,它由閥體、閥桿、密封套、密封圈和彈簧構成,在閥桿筒狀體底部設有讓流體通過的閥孔,閥桿底部還設有密封圈并與閥體上的錐形內壁形成閥口,閥桿的頭部還設有頂針。當外力F將頂針向彈簧方向壓時,閥桿底部離開閥體的錐形內壁所形成閥口,使閥孔開路,實現兩個容器充灌管路的連通。但該充灌閥存在以下不足:
1、密封圈是硬質塑料,且密封圈與閥體錐面以線密封結構配合,配合需要的精度高,對閥體錐面和硬質塑料密封圈本身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批量生產時,用常規的機加工方法難于達到要求,造成部分產品出現泄漏;如果要達到不出現泄漏的精度要求,加工成本又比較高。
2、流體流通面積較小,充灌流量偏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密封性更好、流通能力更佳、制造成本更低的改進型充灌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改進型充灌閥,包括閥體、閥芯,所述閥芯包括閥芯軸部與密封端部,所述閥芯軸部內設有充灌流道,所述充灌流道一端開口于軸端,另一端開口于閥芯軸部的壁面,在所述閥體內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套在閥芯軸部上,所述閥體內設有前閥腔、密封腔、后閥腔,所述閥芯的密封端部外環面上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徑與所述閥體的密封腔相適配,所述后閥腔的內徑大于密封腔的內徑。
所述密封端部外環面上設置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置于密封圈槽內。
所述閥芯軸部的前端設有頂針,所述頂針與閥芯軸部螺紋連接,所述復位彈簧設置在前閥腔內,所述復位彈簧一端抵靠在頂針的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前閥腔的彈簧安裝端面上。
所述閥芯的密封端部設有錐臺,所述閥體的密封腔設有錐形內壁,所述錐臺與密封腔的錐形內壁相適配。
所述密封圈是O型圈,所述密封圈由橡膠制成。
所述閥體的前閥腔外環面上設有與閥螺母相適配的外螺紋。
所述閥體的前閥腔外環面的外螺紋端部設有二次密封臺,所述閥螺母的端部設有螺母錐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O型圈采用軟質材料,密封副密封可靠;同時對閥體密封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造度要求降低;另外,由于O型圈與閥體的后閥腔間的間隙比較大,使得流通面積變大,充灌流量增大。
2)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合理、密封性能好、充灌流通能力大、成本低廉等優點。完全替代原有的低流量、低效率充灌閥,可以重復使用,起到充灌和檢測的雙重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充灌閥結構剖視圖(關閉狀態)。
圖2是現有充灌閥結構剖視圖(充灌狀態)。
圖3是本實用新型改進型充灌閥結構剖視圖(關閉狀態)。
圖4是本實用新型改進型充灌閥結構剖視圖(充灌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型充灌閥,包括閥體1、閥芯2,所述閥芯2包括閥芯軸部21與密封端部22,所述閥芯軸部內設有充灌流道23,所述充灌流道23一端開口于軸端,另一端開口于閥芯軸部的壁面,在所述閥體內設有復位彈簧4,所述復位彈簧套在閥芯軸部上,所述閥體內設有前閥腔11、密封腔12、后閥腔13,所述閥芯的密封端部外環面上設有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的外徑與所述閥體的密封腔相適配,從而形成密封副,所述后閥腔的內徑大于密封腔的內徑,使經過閥體的流量增加。
所述密封端部外環面上設置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3置于密封圈槽內。
所述閥芯軸部的前端設有頂針5,所述頂針5與閥芯軸部螺紋連接,所述復位彈簧4設置在前閥腔11內,所述復位彈簧4一端抵靠在頂針的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前閥腔的彈簧安裝端面7上。頂針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導向圓柱52和頂針頭部51,頂針頭部的外徑大于閥前腔的內徑,而導向圓柱的外徑則與閥前腔的內徑相適配,從而使導向圓柱可沿閥前腔滑動直至頂針頭部被閥體端部所限止。頂針頭部設錐形密封面53,當頂針頭部被閥體端部所限止時,錐形密封面53與閥體的前閥腔開口形成密封。
所述閥芯的密封端部設有錐臺9,所述閥體的密封腔設有錐形內壁8,所述錐臺9與密封腔的錐形內壁8相適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恒基金屬制品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恒基金屬制品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34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