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磁式蜂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2832.5 | 申請日: | 2013-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68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項佩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百事特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K9/13 | 分類號: | G10K9/13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 33209 | 代理人: | 馮新偉 |
| 地址: | 311215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式 蜂鳴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式蜂鳴器,主要應用于家用全自動豆芽機、冰箱冷柜外置調溫器、魚缸增氧泵、中頻治療儀、聲光電玩具等電子電路。
背景技術
在很多需要訊響警示的電子產品中常用到電磁式蜂鳴器,電磁式蜂鳴器內部的勵磁線圈通電后發生電磁轉換產生磁場,使其導磁材質的振動膜片在該磁場中振動發出聲音,通過控制勵磁線圈的工作頻率就能控制蜂鳴器的聲音的頻率。如何使蜂鳴器勵磁線圈工作在一定的頻率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蜂鳴器外部用集成塊加分立元件或者用單片機搭建振蕩電路輸出脈沖波形到勵磁線圈,另一種是在蜂鳴器內部直接用勵磁線圈組建振蕩電路。
由于采用外置振蕩電路比較復雜安裝面積比較大,經濟性也不高所以電路設計時,往往傾向于使用內置振蕩電路的電磁式蜂鳴器。電磁式蜂鳴器的體積比較小,常見的外徑為12mm、9mm,高度也只有9.5mm、5mm,要在這么小的體積內設置有源蜂鳴器的振蕩電路,只能利用其勵磁線圈,并在勵磁線圈上繞一個互感反饋線圈,用兩個三極管和一個電阻組成一個簡易的振蕩電路,正是因為其電路和機械結構的原因造成蜂鳴器存在有如下幾個不足:
現有技術電磁式蜂鳴器由以下部件組成(見圖1——電磁式蜂鳴器的結構圖):電源正極引腳1’、PCB板2’(安裝有振蕩電路元件)、支架3’、勵磁線圈4’、互感反饋線圈5’、殼體6’、振動膜片7’、磁環8’、電源負極引腳9’。勵磁線圈4’和互感反饋線圈5’并繞在支架3’的鐵芯上,在線圈的外圍套上一個磁環8’,磁環8’的底部用膠水與支架3’的圓面粘在一起。振動膜片7’為一小圓片,吸附在磁環8’的頂部,支架3’背面粘有PCB板2’,PCB板2’上安置有電源正極引腳1’和電源負極引腳9’。在磁環8’外圍再套上蜂鳴器的塑料殼體6’組成了蜂鳴器的整體結構。
振動膜片7’一般用厚度為0.02mm左右厚的鉬片沖孔而成,圓片中心位置點焊有一配載鐵片,小鐵片在勵磁線圈4’產生的磁場中跟隨磁力線方向運動帶動鉬片振動,振動膜片7’的外圍一圈吸附在磁環8’的頂部,與支架3’的鐵芯頂部橫截面還留有一定距離的間隙,這個間隙為振動膜片7’振動時往復運動所需要的行程預留。
現有技術蜂鳴器的電路圖見圖2,電源正極引腳1’經過偏置電阻R’給三極管Q1’的基極提供偏置電流,三極管Q1’的集電極、發射極導通,勵磁線圈4’通電,產生磁場使振動膜片7’(見圖1中的7’)隨著磁力線振動?;ジ蟹答伨€圈5’產生感生電壓,由于互感反饋線圈5’接在三極管Q1’的基極這一端為負電位,互感反饋線圈5’接在三極管Q2’的基極這一端為正電位,這樣三極管Q1’的基極導通電壓就被拉低,當低于三極管Q1’的導通電壓以后,三極管Q1’截止,勵磁線圈4’斷電,振動膜片7’復位,互感反饋線圈5’開始放電。由于互感反饋線圈5’放電時兩端電位的“+、-”極會發生轉換,這樣互感反饋線圈5’接在三極管Q1’的基極端就變為正電位,隨著互感反饋線圈5’的放電使三極管Q1’的基極電壓開始回升,當電壓上升到導通電壓后,三極管Q1’又再次導通,勵磁線圈4’通電,如此周而復始,推動振動膜片7’的往復振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百事特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百事特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28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承式控制電纜
- 下一篇:一種電子鋼琴鍵盤中白鍵和黑鍵的導向儲油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