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輸煤系統犁煤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9929.0 | 申請日: | 2013-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77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發志;趙曉燕;魯葉茂;李獻仁;李長青;陳煜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淮南洛河發電廠 |
| 主分類號: | B65G47/34 | 分類號: | B65G47/34;B65G47/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創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祁純陽 |
| 地址: | 232008***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系 統犁煤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輸煤系統犁煤器。
背景技術
目前輸煤系統中常用的犁煤器為可變槽角式,在使用過程中因為皮帶的撒煤易出現滾輪溝道內積煤,滾輪無法前進,導致由卸煤位變成正常位時犁煤器不能正常變為槽角,或者在正常位變成卸煤位時不能使托輥水平,且易在變動過程中將動力裝置電動(液)推桿損壞,使犁煤器無法工作。同時,犁煤器尾部是直線型,在卸料時煤因慣性易流出倉外,造成撒煤,嚴重影響車間的文明生產。而且原結構中主犁刀與副犁刀跳離太近,未卸盡的煤因速度原因也易撒煤。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犁煤器動力裝置因滾輪槽道積煤易損壞,設備無法正常使用;犁煤器撒煤嚴重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輸煤系統犁煤器,包括:犁刀、副犁刀、托輥架、設置在托輥架上的多個托輥和支撐在托輥上的皮帶,犁刀、副犁刀相互平行且均通過刀架固定在托輥架上,托輥架為固定式的,多個托輥的間距為18mm—30mm;犁刀的尾部水平面內有一弧度α,犁刀與副犁刀的間距為180mm-260mm。
進一步的,犁刀尾部水平面的弧度α的半徑為260mm—360mm。
進一步的,還包括防震裝置,防震裝置的一端通過萬向節設置于刀架上,另一端與犁刀連接。
進一步的,犁刀和副犁刀下部設有耐磨板。
進一步的,托輥覆蓋防滑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固定式托輥架和對犁刀改進,能有效地減少或防止撒煤,同時解決犁煤器動作時易被卡死的故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輸煤系統犁煤器,包括:犁刀1、副犁刀2、固定式的托輥架6、設置在托輥架6上的多個托輥7和支撐在托輥7上的皮帶8,犁刀1、副犁刀2相互平行且均通過刀架5固定在托輥架6上,防震裝置4的一端通過萬向節3螺絲固定刀架5上,另一端在犁刀1螺絲固定。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固定式托輥架,在正常運行和卸煤時托輥架不動,只是犁刀動作(抬起或放下),不存在卡住的現象。將犁煤器托輥架由可變槽角式改為固定式,支撐托輥具有統一規格,每臺18組,托輥間距22mm,托輥覆蓋有防滑層。。托輥架6用15mm鋼板制作,水平度小于等于2‰,制作要求平整。
同時通過改進犁刀的形式,在犁刀1的尾部水平面內設有一弧度為37度,其半徑為335mm。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使煤回到倉內。
通過增加犁刀1和副犁刀2的間距,解決副犁撒煤的問題。犁刀1與副犁刀2的間距為246mm,主犁刀和副犁刀平行,且傾角均為30度。
犁刀1用4mm鋼板制作,下方與皮帶垂直接觸處設有聚氯已烯高分子耐磨板,高度為150mm,厚度為20mm。
副犁刀2用4mm鋼板制作,高度130mm,下方與皮帶垂直接觸處設有聚氯已烯高分子耐磨板,高度為100mm,厚度為2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固定式托輥架和對犁刀改進,能有效地減少或防止撒煤,同時解決犁煤器動作時易被卡死的故障。維護量大大減少,檢修成本下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淮南洛河發電廠,未經大唐淮南洛河發電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99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