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摩托車的手把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7989.9 | 申請日: | 2013-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14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金仁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榮茂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11/14 | 分類號: | B62K11/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75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托車 手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摩托車零部件技術領域,涉及了一種摩托車的手把套。
背景技術
現有摩托車手把管的手把套均為橡膠制品,手把套雖然有一些紋飾,但是基本不起到防滑效果。當手與手把套長期接觸時,手掌出汗并與手把套粘滯在一起,使得手掌與手把套之間容易打滑,導致手掌與手把套之間的握力不緊,留下了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防滑效果好的摩托車的手把套。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摩托車的手把套,所述手把套的內部具有柱狀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套的一端部為抵靠部,所述的抵靠部呈錐狀,所述手把套的上部為過渡部,所述的過渡部呈圓柱狀,該過渡部的外表面均布有防滑槽一,所述手把套的中下部為握手部,所述的握手部呈圓柱狀,該握手部的外表面間隔設置有防滑槽二。
在上述的一種摩托車的手把套中,所述的防滑槽一為網格狀分布。
在上述的一種摩托車的手把套中,所述的防滑槽二為斜線型分布。
在上述的一種摩托車的手把套中,所述的手把套采用軟質PVC?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摩托車的手把套的表面具有防滑槽一和防滑槽二,利用防滑槽一和防滑槽二來增加手掌與手把套之間的摩擦力,具有防滑效果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摩托車的手把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手把套;2、通孔;3、抵靠部;4、過渡部;5、防滑槽一;6、握手部;7、防滑槽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一種摩托車的手把套,所述手把套1的內部具有柱狀的通孔2,所述手把套1的一端部為抵靠部3,所述的抵靠部3呈錐狀,所述手把套1的上部為過渡部4,所述的過渡部4呈圓柱狀,該過渡部4的外表面均布有防滑槽一5,所述手把套1的中下部為握手部6,所述的握手部6呈圓柱狀,該握手部6的外表面間隔設置有防滑槽二7。
防滑槽一5為網格狀分布;防滑槽二7為斜線型分布;手把套1采用軟質PVC?制成。本摩托車的手把套的表面具有防滑槽一5和防滑槽二7,利用防滑槽一5和防滑槽二7來增加手掌與手把套1之間的摩擦力,具有防滑效果好的優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榮茂電器有限公司,未經臺州榮茂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798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助力車鞍管緊固裝置保護套
 - 下一篇:一種工程車輛及其駕駛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