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組拼集合式地熱墊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6982.5 | 申請日: | 2013-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87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柱林;馬長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柱林 |
| 主分類號: | F24D3/12 | 分類號: | F24D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0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合 地熱 墊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熱墊板,特別提供了一種可以進行拼接,安裝方便的組拼集合式地熱墊板。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供熱裝置也開始改朝換代。已經從傳統的暖氣片供暖變革為地熱供暖,大大提高供暖效率,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但是,地熱的安裝一直是個非常復雜、費時、費力的工序。
通常家庭安裝地熱的主要工序為:首先在平整的地面上鋪裝管線;然后用水泥夾固定地熱管,以防管線的移位;在地熱管線上鋪裝砂石,最后用混凝土鋪裝平整,整個工序下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浪費資源,而且由于地熱管上面鋪有厚厚一層砂石和混凝土,導致供熱效率大大下降。后期地熱安裝開始單元拼接化,但是供熱管的定位問題一直困擾著施工人員。
因此,如何能夠簡化地熱安裝的工序,提高供熱效率成為人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拼集合式地熱墊板,以至少解決以往地熱存在的安裝過程復雜、供熱效率低、費時、費力、費料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組拼集合式地熱墊板,該地熱墊板由若干墊板單元拼接而成,且所述墊板單元上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構成地熱管線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口徑寬度為10~30mm,垂直高度為15~30mm。
本實用新型中的組拼集合式地熱墊板,將地熱墊板進行單元化,然后進行鋪裝簡化了施工的過程,同時通過將地熱墊板上的凹槽尺寸進行了改進,有助于提高供熱管的穩定程度,從而減少了固定供熱管的工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時,該種地熱墊板的設計避免了砂石層的使用,提高了供熱效率。
優選,所述凹槽在轉向處呈圓弧狀分布,從而有效避免供熱管線出現堵塞不出水,無法實現供熱水循環的問題。
進一步優選,所述凹槽上口徑寬度小于下口徑寬度,從而使供熱管路的安裝更為穩固,不易產生移位,其中,較為優選的凹槽形狀為燕尾形,該形狀的凹槽不僅美觀,而且易于加工。
進一步優選,所述墊板單元的厚度為30~40mm,通常墊板單元的材料選用擠塑板,該材質具有一定的彈性,助于供熱管線卡入凹槽內,同時該厚度的墊板單元的傳熱效果較佳。
進一步優選,所述墊板單元上的相鄰凹槽之間距離為150~250mm。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組拼集合式地熱墊板,具體優點如下:該種地熱墊板為節能低溫供暖,通水溫度和地表溫度一致,可節能40%;不排放任何污染氣體,而且可選用擠塑板作為原材料,具有阻燃的效果;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傳熱效果好、省時省力、節約成本、節省空間,減少樓梯的負載,經久耐用,維修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墊板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種墊板單元沿AA的剖視圖;
圖3為第二種墊板單元沿AA的剖視圖;
圖4為第三種墊板單元沿AA的剖視圖;
圖5為組拼集合式地熱墊板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5所示為一種組拼集合式地熱墊板,該地熱墊板由若干墊板單元1拼接而成,如圖1、圖2所示,所述墊板單元1上設置有口徑寬度為10~30mm,垂直高度為15~30mm的凹槽11,該凹槽11構成地熱管線回路。
使用上述地熱墊板進行施工時,只需在平整的地面上將已經設計好的墊板單元1按順序依次拼接,鋪裝整個房屋地面,然后再在墊板單元的凹槽內安裝供熱管路后用混凝土鋪裝平整即可,整個施工過程簡單,而且減少了供熱管路與地面的距離,提高了供熱效率,減少熱能的損耗。此外,由于該凹槽的口徑寬度設計合理能夠限制管路的移位現象發生,減少了對管路進行定位的工序,簡化了安裝過程,節約了用料和時間的成本,同時凹槽的垂直高度設計合理,使安裝后的管路高度低于或等于墊板單元1的整體高度。
作為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凹槽11在轉向處12呈圓弧狀分布,從而有效避免供熱管線出現堵塞不出水,無法實現供熱水循環的問題。
作為對于凹槽形狀的一種改進,如圖3、圖4所示,可將凹槽11設計為上口徑寬度小于下口徑寬度的形狀,將供熱水管按壓到凹槽內后,由于上口徑的寬度較小可以卡住供熱水管,進一步防止水管的移位現象發生,最為優選的凹槽11形狀為燕尾形,如圖4所示。
為了提高地熱墊板的傳熱效果,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墊板單元1的厚度為30~40mm,且通常墊板單元1的材料選用擠塑板,由于該種材料具有一定的彈性,方便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柱林,未經劉柱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69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性脲醛樹脂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限流充電電路





